尼日利亚青少年正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体系中大量流失,最新检测率已跌破25%大关,这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SDG 3)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95-95-95目标面临严重威胁。
尼日利亚医学研究所(NIMR)研究与咨询儿科专家阿加莎·戴维博士在周三拉各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这一检测缺口叠加治疗依从性差、病毒抑制率低于80%的现状,正动摇该国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疫情目标的基础。
UNAIDS的95-95-95目标要求:9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知晓自身状况,95%确诊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95%治疗者实现病毒抑制。在拥有约2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尼日利亚,15-24岁青少年成为关键薄弱环节。"如果他们不接受检测,我们无法确定感染者数量",戴维指出,过去一年接受检测的青少年比例不足23%。
治疗依从性困境进一步加剧问题。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病毒抑制率不足80%,而NIMR的治疗成功率虽达92%,却无法反映全国情况。依从性缺失的根源包括社会污名化、家庭支持缺失,以及青少年探索性行为中的高危性活动。
研究揭示严峻现实:20%的青少年在NIMR研究中报告15岁前即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不规律及交易性行为持续推高传播风险。"未实现病毒抑制者仍在传播病毒",戴维警告。
NIMR率先启动多项创新干预措施。2009年建立全国首个青少年友好型艾滋病诊所,提供定制化咨询护理,并在凯图孤儿院开展随访护理服务。为提升依从性,尝试双向短信提醒(青少年确认服药)和同伴导航计划(病毒抑制青少年协助困难者),成效显著但全国推广面临资金瓶颈。
"政府依赖国际捐赠提供ART药物",戴维解释称,短信计划等创新干预措施需额外投入,而国家项目尚未覆盖。心理健康障碍同样严峻:20%的HIV阳性青少年出现抑郁和自杀倾向,家庭排斥成为主要诱因。曾有9岁男孩因感染被逐出家门而自杀未遂,NIMR正筹备将心理辅导纳入常规护理的研究。
资金短缺成为系统性障碍。尽管美国政府持续资助救命的ART药物,但耐药检测、暴露前预防(PrEP)及综合检测等服务已因资金削减停摆。戴维强调,本地化生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势在必行,可借鉴印度模式降低对外依赖。
在ART药物尚获保障的同时,CD4计数、血红蛋白检测、肝功能测试等配套服务因资金断流被迫自费。戴维呼吁:"我们已有研究成果,现在需要转化为实践行动",否则2030年终结艾滋病目标将成空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