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克什·帕雷克医生(Rakesh Parekh)在40岁中期健身时发现左臂无力,这位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急诊科医生最初以为是运动过度所致。当神经科确诊其与父亲同样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时,这位三个孩子的父亲坦言:"我从未想过生命会遭受威胁"。
基因检测显示帕雷克的CHCHD10基因突变是病因,这种在2010年代才被发现的突变,正是40个已知致病基因之一。全球首个针对纳米级罕见病(单基因突变致病且患者不足30人)的n-Lorem基金会,为他量身定制了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这种通过沉默致病基因阻止毒性蛋白产生的疗法,使帕雷克的病情进展速度减缓超50%,甚至部分肌力有所恢复。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杰弗里·罗斯斯坦(Jeffrey Rothstein)指出,ALS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神经元坏死。美国ALS协会数据显示,10%家族遗传性病例中70%存在明确突变,而90%散发病例中仅10%可溯源。梅奥诊所佛罗里达分院BJORN奥斯卡松(Bjorn Oskarsson)坦言:"确诊后平均生存期仅3年,而帕雷克的治疗效果令人振奋"。
目前FDA批准的4种ALS药物中,仅针对SOD1基因突变的Qalsody具有明确疗效。尽管ASO技术可覆盖约20%遗传病例,但印第安纳大学布莱恩·皮尔卡拉(Brian Pierchala)强调:"80%患者仍无靶向治疗方案,不同基因特性使部分突变难以攻克"。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萨玛·巴布(Suma Babu)透露,基因疗法正从"广谱用药"转向"精准医疗",虽无法惠及所有患者,但逐个基因突破可能带来突破。
作为全球首个CHCHD10靶向治疗案例,帕雷克的药物研发耗资120万美元历时3年。n-Lorem基金会已基于此启动10个相似病例治疗,每三个月的腰椎穿刺给药维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如基金会创始人斯坦利·克鲁克(Stanley Crooke)所言:"我们填补了药企不愿涉足的空白领域"。尽管疗效持续时间尚待观察,但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正为更多亚型ALS带来希望。
梅奥诊所专家指出,患者目前的旅游和日常活动能力维持已属罕见。随着200个ALS相关基因的发现,这种"逐个基因突破"的策略可能彻底改变疾病图谱。正如巴布医生展望:"若能让300名正值壮年的患者获得生存改善,这便是医学的成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