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腹部脂肪可能增加艾滋病患者的心脏相关风险Abdominal fat can pose heart-related risk in people with HIV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healio.com美国 - 英语2025-08-26 12:23:5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40字
本研究揭示现代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代艾滋病患者仍普遍存在内脏脂肪异常积累现象,这种代谢异常肥胖与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及肌肉脂肪变性等健康风险密切相关。通过VAMOS研究发现生长激素轴调节等治疗手段可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强调临床应通过腰围测量等简易方法加强风险筛查。
艾滋病患者内脏腹部脂肪心脏相关风险脂肪营养不良症代谢健康心血管事件生长激素轴调节TesamorelinGLP-1受体激动剂健康老龄化
内脏腹部脂肪可能增加艾滋病患者的心脏相关风险

在1990年代中期,临床医生发现接受早期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患者(PWH)会出现肢体脂肪流失、面部消瘦和腹部脂肪堆积的综合征。这种最初被称为脂肪肥大的现象,后来被定义为临床上明显的脂肪营养不良症,其高峰期影响约半数接受联合ART治疗的PWH。

随着胸苷类似物和第一代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脂肪营养不良表型带来的代谢后果:高发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这种认知加深了对代谢健康肥胖与代谢异常肥胖差异的理解——这种差异主要由脂肪在体内储存位置决定。内脏脂肪积累被认为是代谢异常肥胖的标志之一,这种复杂综合征不仅表现为内脏脂肪沉积,还常伴随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的脂肪沉积。

现代ART时代的内脏腹部脂肪问题

尽管第二代蛋白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的应用使脂肪营养不良一度被认为是历史问题,但研究表明现代ART方案治疗的PWH中仍普遍存在该现象。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的内脏脂肪增加不仅源于新ART药物的毒性,更主要的是病毒本身导致的脂肪重新分布。2015年研究人员重新关注脂肪组织时发现,皮下脂肪可能是HIV的储存库,感染导致的皮下免疫细胞变化驱动脂肪向其他部位转移。有观点认为这是身体寻找其他能量储存场所的代偿反应。

随着HIV感染者老龄化,接受现代ART治疗的老年患者出现内脏脂肪过度积累比例显著上升。这伴随着包括肌肉脂肪变性(肌脂肪变性)加速衰弱表型等一系列相关疾病。值得注意的是,PWH群体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倍,而内脏脂肪过度积累会进一步加剧这种风险。

VAMOS研究启示

在VAMOS横断面多中心观察研究中,纳入170名病毒学抑制的PWH(BMI 20-40 kg/m²),发现:

  • 58%患者存在内脏脂肪过度积累
  • 内脏脂肪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甘油三酯-HDL比值显著正相关
  • 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升高

研究还发现生长激素水平与内脏脂肪面积呈负相关,提示通过生长激素轴调节减少内脏脂肪的潜在治疗价值。

治疗干预前景

Tesamorelin(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类似物)已证实能减少PWH的内脏脂肪,在两项III期研究的汇总分析中显示可降低10年ASCVD风险评分。GLP-1受体激动剂虽能显著减少内脏脂肪,但需警惕其对已有肌肉减少症患者的潜在负面影响。与Tesamorelin不同,后者在减少内脏脂肪的同时不会影响脂肪萎缩,且能增加瘦体重。

临床启示

临床医生应通过腰围测量和腰臀比评估等简易方法加强筛查,将内脏脂肪异常积累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患者也应积极寻求针对性治疗干预,通过他汀类药物和Tesamorelin等治疗手段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促进健康老龄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