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糜烂性食管炎管线药物分析:新兴药物、临床试验与创新疗法驱动未来展望
DelveInsight发布的《2025年糜烂性食管炎管线洞察》报告全面分析了糜烂性食管炎领域3家以上企业的3款以上在研药物。该报告涵盖管线药物概况,包括临床及非临床阶段产品,并按产品类型、研发阶段、给药途径和分子类型进行治疗评估,同时突出该领域的停滞管线产品。
糜烂性食管炎管线报告核心要点
- 2025年9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 发布行业指南草案《糜烂性食管炎:治疗药物开发》,详细阐述旨在促进糜烂性食管炎(EE)愈合及维持成人愈合状态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建议,涵盖入组标准、试验设计要素、疗效评估和安全性监测等关键考量。
- DelveInsight报告显示,糜烂性食管炎管线领域呈现强劲发展态势,3家以上活跃企业正推进3款以上治疗药物的研发。
- 领军企业包括卫材(Eisai)、大熊制药(Daewoong Pharmaceutical)、柳young制药(YooYoung Pharmaceutical)等。
- 重点在研疗法包括伏诺拉生(Vonoprazan)、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耐信20mg(Nexium 20mg)、BLI5100、JP-1366 20mg、艾司奥美拉唑40mg(Esomeprazole 40mg)、X842、奥美拉唑/碳酸氢钠(Omeprazole/sodium bicarbonate)等。
糜烂性食管炎概述
糜烂性食管炎(E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主要类型,特征为胃内容物酸性反流至食管导致胃黏膜糜烂。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胸痛、食物嵌塞、烧心及反酸。诊断需经全面临床评估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包括钡餐X光和内窥镜,实验室检测用于排除感染性食管炎。
糜烂性食管炎在研药物档案
- 非普拉赞(Fexuprazan):Neurogastrx研发
非普拉赞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酸泵拮抗剂,可逆性阻断位于小管膜的胃酸分泌质子泵。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该药物正开展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
- YYD601:柳young制药研发
YYD601(艾司奥美拉唑镁水合物)属主流质子泵抑制剂,由柳young制药开发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目前针对糜烂性食管炎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开发阶段。
糜烂性食管炎管线报告内容
- 详细分析各企业针对糜烂性食管炎的治疗药物研发进展,汇总各公司管线产品数量。
- 按早期、中期、晚期研发阶段对治疗候选药物进行分类评估。
- 梳理参与靶向治疗开发的企业及其活跃/停滞项目。
- 基于研发阶段、给药途径、作用靶点、单药/联合疗法、作用机制及分子类型对在研药物进行系统归类。
- 深入解析企业间合作、校企协作、许可协议及融资细节,推动糜烂性食管炎市场发展。
按给药途径的治疗评估
- 口服
- 注射给药
- 玻璃体内注射
- 视网膜下注射
- 局部给药
按分子类型的治疗评估
- 单克隆抗体
- 多肽
- 聚合物
- 小分子
- 基因疗法
报告范围
- 覆盖区域:全球
- 重点企业:卫材(Eisai)、大熊制药(Daewoong Pharmaceutical)、柳young制药(YooYoung Pharmaceutical)等
- 核心疗法:伏诺拉生、兰索拉唑、耐信20mg、BLI5100、JP-1366 20mg、艾司奥美拉唑40mg、X842、奥美拉唑/碳酸氢钠等
- 产品类型评估:单药疗法、联合疗法、单药/联合疗法
- 临床阶段评估:发现期、临床前、I期、II期、III期
目录概要
- 引言
- 执行摘要
- 糜烂性食管炎概述
- 管线治疗药物
- 治疗评估
- DelveInsight分析视角
- 晚期产品(III期)
- YYD601:柳young制药
- 中期产品(II期)
- 伏诺拉生:卫材(Eisai)
- 早期产品(I期)
- 临床前/发现期产品
- 停滞产品
- 核心企业与产品
- 未满足医疗需求
- 市场驱动因素与障碍
- 未来展望与结论
- 分析师观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