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吃鸡蛋可降低坏胆固醇?突破性研究证实有效并揭示原因
科学提示先别急着丢弃蛋黄——鸡蛋实际可能帮助降低坏胆固醇。建议将此文分享给仍停留在80年代营养观念的人。下次准备早餐时,请放心大胆地敲开鸡蛋。
长期存在的鸡蛋争议
几十年来,鸡蛋作为早餐主食始终伴随着争议,因其胆固醇含量长期被归咎为心脏病诱因。
但鸡蛋从早餐诞生之初就是重要组成,历史已逾漫长岁月。
医生和公共健康运动常建议限制摄入或完全弃用蛋黄。但最新研究彻底打破这一认知,迫使人们重新评估这种天然营养密度最高的食物之一。
2025年荟萃分析评估了鸡蛋与心血管风险关联的全部证据。结论明确——没有可信证据表明食用鸡蛋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深度实验:"鸡蛋实验"
为获取更精准答案,研究人员对61名健康成年人设计了对照试验。每位参与者轮流经历三种为期五周的特定饮食:
- 对照组:高胆固醇(600毫克/天)、高饱和脂肪(占热量12%)、每周仅食用1个鸡蛋。
- 鸡蛋组:相同胆固醇摄入量(600毫克/天)、每日食用2个鸡蛋、低饱和脂肪(6%)。
- 无蛋组:低胆固醇(300毫克/天)、不食用鸡蛋、高饱和脂肪(12%)。
数据显示,鸡蛋组参与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相比对照组下降约5mg/dL。而另一方面,无蛋组伴随饱和脂肪摄入增加,LDL水平持续上升。
并非全然利好
尽管鸡蛋组整体LDL改善,但研究同时发现小型致密LDL颗粒比例上升——这种颗粒与心血管疾病关联更显著。此外,"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亚型出现轻微下降。换言之,鸡蛋在特定场景有益,但并非绝对安全。
饱和脂肪:真凶浮现
本研究更深层启示在于:饱和脂肪而非膳食胆固醇,才是有害胆固醇水平的主因。鸡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健康脂肪,适度食用(尤其搭配低饱和脂肪饮食)完全可融入护心饮食方案。
最终结论:鸡蛋蒙冤
研究结论明确:鸡蛋并非昔日认知中的健康威胁。
曾经被恐惧的鸡蛋,现已被重新认知为营养密度极高的超级食物,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健康脂肪。建议作为均衡饮食组成部分每日食用——这种经济实惠、用途广泛且令人满足的食物,已无需背负过往污名。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