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佩兹: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进入"激动人心的时代",新突破重塑治疗格局Lopez: With recent advances, it's 'a very exciting time' for dementia researchers

认知障碍 / 来源:www.msn.com英国 - 英语2025-09-08 12:16:44 - 阅读时长2分钟 - 888字
伦敦大学学院玛丽亚·洛佩兹博士在2025年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开发峰会上指出,针对tau蛋白缠结的单克隆抗体疗法和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正推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入突破期。最新临床试验显示,新型疗法可使认知衰退速度减缓30%,但需解决药物输送和早期诊断两大核心挑战,预示着阿尔茨海默症治疗即将迎来范式转变。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突破单克隆抗体疗法tau蛋白缠结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预防性治疗大脑药物输送临床试验公私合作个性化治疗
洛佩兹: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进入"激动人心的时代",新突破重塑治疗格局

By MARIA CHENG

LONDON (AP) — 最新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者们正站在治疗革命的前沿,多项突破性发现为这一影响数百万患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曙光。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病学教授玛丽亚·洛佩兹博士(Dr. Maria Lopez)在21日举行的国际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开发峰会上指出:"近期进展令人振奋,我们正处在一个可能改写疾病进程的时代。"

在突破性单克隆抗体疗法的临床试验中,靶向清除tau蛋白缠结的药物显示出显著疗效。这种存在于患者大脑中的异常蛋白质缠结,被认为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因素。三期试验数据显示,接受该疗法的患者认知衰退速度减缓30%,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于传统抗淀粉样斑块治疗方案。

"我们首次看到针对疾病核心病理机制的双重突破——既控制tau蛋白异常,又调节神经炎症反应。"洛佩兹强调,"这为开发联合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就像我们在癌症治疗中采用的组合策略。"

研究团队同时展示了革命性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这种无创检测方法能通过分析特定蛋白质片段,在症状出现前6-8年精准预测患病风险。洛佩兹指出:"早期干预窗口期的发现,将彻底改变临床试验设计模式。我们正在规划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研究。"

尽管前景光明,研究者仍面临重大挑战。大脑药物输送系统的开发需要突破血脑屏障限制,而全球临床试验网络的建设依赖跨国合作。洛佩兹特别提到:"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正在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力量。我们的多中心试验已纳入北京、上海等亚洲顶尖研究机构。"

在政策层面,研究团队呼吁建立新型公私合作模式。美国FDA近期更新的加速审批指南为创新疗法上市开辟绿色通道,但洛佩兹提醒:"我们需要平衡审批效率与证据充分性,确保患者获得真正有效的治疗。"

此次峰会汇聚了来自28个国家的300余名研究人员,共同探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的未来方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类器官模型的应用,科学家们正在构建更精确的疾病模型,为个性化治疗铺平道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