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组的转化:合作如何推动科学发现Translating the microbiome: How collaboration fuels discovery | Science | AAAS

硒与微生态 / 来源:www.science.org美国 - 英语2025-09-06 19:45:29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85字
本次网络研讨会由《科学》杂志与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举办,邀请四位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和行业专家,探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跨领域合作如何加速微生物组研究进展。通过质谱等尖端技术,研究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如何影响肠-脑-免疫轴,重点揭示微生物信号向治疗策略转化的创新路径,内容涵盖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转化医学研究,涉及炎症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及后生元药物开发等前沿领域。
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慢性病预防与治疗肠-脑-免疫轴跨领域合作微生物代谢物治疗性微生物分子肠道菌群后生元疾病易感性
微生物组的转化:合作如何推动科学发现

微生物组的转化:合作如何推动科学发现

  • 2025年9月25日
  •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00(北京时间9月25日22:00)
  • 演讲嘉宾:Brittany Needham、Chiaki Tomimoto、Mariana Byndloss、Adarsh Sandhu博士
  • 主持人:Erika Gebel Berg博士

本次网络研讨会由《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定制出版办公室主办。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分子可影响炎症、代谢乃至大脑功能,其作用范围从免疫应答到行为模式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随着科学家逐步揭示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的新前沿领域正在显现。

推进该领域发展不仅需要基础发现——更需要跨界合作。本次研讨会将展示学术实验室与产业团队的合作模式如何加速微生物组研究进展。通过整合临床洞察、质谱等尖端工具及转化医学专长,这些合作正在将微生物信号转化为治疗策略。

参与者将重点了解:

  • 微生物代谢物如何影响肠-脑-免疫轴并参与疾病或抗病机制
  • 跨领域合作在微生物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 驱动治疗性微生物分子识别的技术突破与策略创新

本次研讨会预计持续约60分钟。

演讲嘉宾介绍

Brittany Needham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

作为该校及斯塔克神经科学研究的助理教授,Needham博士专注于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大脑功能。其研究聚焦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动态代谢活动及分子双向流动,致力于阐明肠道-大脑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以揭示胃肠、免疫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分子通路。

Chiaki Tomimoto

诺斯特公司(京都,日本)

作为微生物组研究组负责人,Tomimoto女士主导肠道细菌及其代谢物(即"后生元")的基础研究。她目前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发现由肠道微生物组产生的新型脂质类后生元,并推动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此前曾就职于日本特殊药品株式会社。

Mariana Byndloss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纳什维尔,美国)

作为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研究员,Byndloss博士的研究揭示了炎症介导的肠道上皮代谢改变如何导致菌群失调,并增加沙门氏菌感染及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结肠癌风险。其团队还探索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与小肠上皮有益互作的中断如何影响疾病易感性,已在《自然》《科学》等期刊发表70余篇论文。

Adarsh Sandhu博士

诺斯特公司(京都,日本)

现任诺斯特公司首席科学官及董事会成员。Sandhu博士拥有近40年日本科研经历,研究重点聚焦基于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后生元)开发治疗药物。此前曾任东京电机大学名誉教授,并在富士通实验室、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担任要职。

主持人介绍

Erika Gebel Berg博士

《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华盛顿特区,美国)

作为定制出版集团总监及高级编辑,Berg博士领导团队策划专业内容。其研究背景涵盖生物物理、糖尿病医学及科学传播,曾获AAAS大众媒体奖学金,主导开发的C&EN品牌实验室内容项目获得广泛认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