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应急准备的基石,能提升判断力、反应速度及压力下的韧性。公共安全工作几乎从不遵循朝九晚五的作息。急救人员需要全天候待命,执法官员、狱警、消防员、急救医疗技术人员及其他一线响应者常需轮班作业,导致非典型睡眠模式。
Police1.com曾开展两项睡眠相关民意调查:2023年2月21日至3月2日回收808份问卷;2月28日至3月9日回收602份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忧心——绝大多数受访者每晚(或轮班制下的“夜晚”)睡眠不足八小时,近半数人需依赖助眠药物。显然,睡眠问题已成为警察及其他急救人员的普遍性长期困扰。
《全球健康杂志》研究
上述民调虽非严谨科研,却揭示了公共安全领域的现实困境。《全球健康杂志》近期发表的研究为该问题提供更深入洞见。在《医疗急救人员睡眠障碍患病率:一项元分析》中,作者整合四个研究数据库的28项研究,覆盖101,080名急救人员,包括消防员、警察/执法人员、急救医疗技术人员及救护人员。
多研究分析表明,急救人员的工作性质“与睡眠障碍等身心问题密切相关”。研究量化了此类工作引发的具体健康风险,包括认知功能损伤、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下降。研究指出:“人口学因素(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生活习惯与环境、婚姻状态、精神疾病史及病史)与职业因素(非常规工作时间、工种类型、职业身份、同伴支持及保障措施认知)均显著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率。”
经数据分析,研究团队估算出急救人员各类睡眠障碍的患病率。下文将逐一解析其普遍性及应对策略。
轮班工作障碍(SWD)
什么是轮班工作障碍?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轮班工作障碍(SWD)指“主要由昼夜节律系统改变或内源性昼夜节律与个体环境/社会职业作息要求失同步导致的反复性睡眠紊乱”。简言之,工作性质导致睡眠缺失。患者常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继而引发社交与职业功能连锁问题。
2017年《轮班工作与轮班工作睡眠障碍》研究指出,SWD的医学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与中风风险上升,肥胖及代谢紊乱,消化道问题,性健康恶化(含生育力下降及妊娠并发症),以及多种癌症”。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心理社会压力加剧,包括抑郁、焦虑、酗酒及工作压力溢出效应,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急救人员更易因SWD出现注意力与记忆障碍。
研究发现,轮班工作者的常见误区是休息日试图回归常规昼夜节律,以便与亲友同步社交活动。专家指出,SWD患者入睡通常不难,维持睡眠才是核心难题,主因在于自然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遭破坏。
如何治疗轮班工作障碍?
轮班工作障碍需在睡眠心理学家或专家指导下治疗,但日常可采取多项措施缓解症状,关键在于践行良好睡眠卫生(sleep hygiene):
- 建立并遵守结构化睡前流程,无论每日就寝时间如何变动
- 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启动该流程
- 睡前洗温水浴放松身心
- 通过瑜伽、冥想等技巧舒缓身心
- 睡前数小时避免酒精与咖啡因
- 睡前阅读纸质书籍(非电子设备)
- 睡前至少一小时远离数字设备
同时优化卧室环境:
- 凉爽:使用风扇或空调调节温度,并产生“白噪音”
- 昏暗:安装遮光窗帘或佩戴眼罩
- 安静: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屏蔽干扰声
- 整洁:杂乱环境易引发焦虑,阻碍入睡
若上述措施无效,应咨询医生探讨其他治疗方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Johns Hopkins Medicine)指出,OSA指“睡眠中呼吸中断超过10秒,且平均每小时发生至少5次”。呼吸受限导致脑部供氧不足称为“低通气”;呼吸完全停止则称“呼吸暂停”。两者均因上呼吸道阻塞引发,通常由舌位、口腔/咽喉肌肉或组织位置异常所致。
部分OSA患者症状隐蔽,但多数表现为日间嗜睡(即使“睡眠充足”),其他症状包括间歇性打鼾、晨起头痛、易怒、抑郁及记忆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引发高血压、心血管问题(如中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氧血症、糖尿病风险上升(或症状恶化)及情绪障碍,更可能导致驾驶或执行关键任务时发生危险事故。
如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治疗OSA的方法包括: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提供恒定气流维持呼吸道通畅
- 口腔矫治器:类似牙科保持器,覆盖牙齿以保持气道开放
- 手术治疗:切除多余组织(如腺样体、扁桃体)或重建鼻窦/面部结构
- 舌下神经刺激器:植入式医疗设备,通过刺激舌下神经自动同步呼吸以减少气道阻塞
此外可采取辅助措施:
- 减重:减轻10%-15%体重可降低50%病情严重度(虽不能根治)
- 限酒:酒精抑制神经系统,加重OSA症状,睡前戒酒可缓解
- 减少镇静剂使用:非处方及处方镇静剂作用类似酒精
白天过度嗜睡(EDS)
什么是白天过度嗜睡?
梅奥诊所(Mayo Clinic)定义,白天过度嗜睡(亦称嗜睡症)特征为“持续过度困倦;无预警入睡发作(无困倦前兆);冗长却无恢复性的主睡眠;同日内多次小睡;睡眠惰性(清醒困难伴烦躁、自动行为或意识模糊)”。EDS常是其他身心疾病的症状。
EDS主因显而易见——睡眠不足。其他诱因包括昼夜节律紊乱(轮班工作加剧此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障碍,以及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克莱恩-莱文综合征。EDS可导致注意力缺失、事故(含车祸)、判断失误等认知问题,长期未治疗更会诱发抑郁、情绪波动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如何治疗白天过度嗜睡?
首要方案是增加睡眠时长。急救人员常误以为能兼顾通宵轮班与家庭社交,因此必须确保充足睡眠时间并严格执行。良好睡眠卫生及优质睡眠环境(如前所述)至关重要。
若已获推荐睡眠时长仍感困倦,专家建议:
- 运动:起身走动可即时提升警觉性
- 规划小睡:工作中安排短时小睡缓解嗜睡感
- 咀嚼口香糖:口腔活动可促进清醒
- 药物:医生或处方睡前用药保障睡眠质量(需关注副作用及依赖性)
若症状持续,应就医进行睡眠监测并探索其他干预手段。
失眠
什么是失眠?
失眠泛指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指出,10%人口频繁失眠至影响生活。据前述《全球健康杂志》调查,急救人员失眠率高达非轮班者的三倍。
失眠分慢性(长期)与急性(短期);分原发性(独立发生)与继发性(其他疾病引发);还可按睡眠周期阶段细分:
- 入睡困难型:难以入睡
- 中段失眠型:睡眠中觉醒后可复睡
- 末段失眠型:睡眠后期觉醒无法再入睡
病因多样:
- 作息紊乱:轮班工作等干扰昼夜节律
- 遗传因素:家族史增加易感性
- 身体疾病:伤病、消化问题(如胃酸反流)阻碍安眠
- 精神健康: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易伴发失眠
- 生活变动:轮班调整、时差、陌生环境、新生儿等
- 个人习惯:酒精咖啡因摄入、过量运动/小睡、饮食
- 压力:心理聚焦问题阻碍入睡
失眠可引发疲劳、情绪问题、思维混乱、注意力涣散、记忆缺失及反应迟缓。
如何治疗失眠?
慢性失眠者应首先审视生活是否直接诱因。增加运动、减少酒精咖啡因、消除压力源常可改善。同时检查睡眠卫生(如前所述),确保习惯与环境无恶化因素。
自我调节无效后,可咨询医生。全科医师或建议褪黑素补充剂、非处方/处方药物助眠。心理治疗亦有效——若失眠源于压力焦虑,针对性治疗可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入睡。
其他相关病症
不宁腿综合征(RLS)
又称威利斯-埃克博姆病(Willis-Ekbom Disease),特征为腿部持续运动冲动,常伴肌肉不适感(仅通过活动缓解)。虽非严格睡眠障碍,但严重干扰睡眠。
RLS诱因包括睡眠剥夺、酒精尼古丁咖啡因过量、妊娠及神经损伤。治疗含饮食调整、铁/钾补充剂及处方药物。以下措施可缓解症状:
- 践行良好睡眠卫生
- 规律运动(含有氧与拉伸)
- 减少酒精尼古丁咖啡因
- 腿部按摩
- 温水浴
- 热敷或冷敷
- 足部包裹及振动垫
RLS与帕金森病、肾衰竭及脊髓损伤相关,若自我护理无效需及时就医。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需紧急干预的重症,常含白天过度嗜睡及无预警入睡。睡眠基金会(Sleep Foundation)指出,该病可治疗但不可治愈,属终身性疾病,需药物、行为疗法及生活方式调整控制。无预警入睡极危险(尤其驾驶或执行任务时),出现症状应即刻就医。
参考文献
- Huang G等. 医疗急救人员睡眠障碍患病率:一项元分析. 全球健康杂志 2022;12:04092.
- Wickwire EM等. 轮班工作与轮班工作睡眠障碍. Chest, 2017年5月;151(5): 1156–1172.
- 哈佛医学院. 昼夜节律与大脑. 2018年夏季.
- Hersh E. 10项健康睡眠卫生习惯. Healthline.
- 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Gandhi KD等. 白天过度嗜睡.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克利夫兰诊所, 2021年4月8日.
-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NIH). 不宁腿综合征.
- 睡眠基金会. 发作性睡病治疗, 2022年6月10日.
本文原发表于2023年3月28日,已更新。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