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多种口腔细菌与真菌与胰腺癌风险升高存在关联。这项队列研究证实了口腔健康与胰腺癌长期存在的关联假说,并提示口腔微生物群有望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可从筛查和预防措施中受益的高风险患者。
“我们的研究为口腔微生物组与胰腺癌的关系提供了新见解,”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人口健康系博士后研究员孟艺轩博士表示。该研究主要作者强调,保持牙齿清洁不仅有助于预防牙周病,还可能具有癌症防护作用。共同资深作者、同院系的理查德·海耶斯博士(牙科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哲学博士)补充道:“如今证据比以往更加明确。”
研究背景与方法
口腔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及癌症风险和治疗反应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既往研究观察到口腔健康欠佳者比口腔健康良好者更易罹患胰腺癌,但受限于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及小型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团队此前曾开展小型研究证实口腔微生物与胰腺癌的关联,但未能明确具体关联菌种。
孟艺轩团队整合美国癌症协会癌症预防研究II期营养队列与前列腺、肺癌、结直肠癌及卵巢癌筛查试验数据,共纳入12.2万名队列参与者。入组后,受试者经漱口提供口腔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接受约9年随访以追踪胰腺癌发病情况,最终将445名确诊胰腺癌患者与44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匹配分析。中位随访期8.8年(四分位距4.9-13.4年),所有参与者口腔细菌微生物组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法表征,真菌微生物组则通过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分析。研究团队运用微生物组偏差校正分析2.0评估其与胰腺癌的关联,并基于风险相关菌种计算微生物风险评分。
核心发现
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结节真杆菌及微单胞菌等三种口腔细菌均与胰腺癌风险升高相关。细菌组范围扫描显示,8种口腔细菌降低胰腺癌风险,而13种则增加风险(假发现率校正Q统计量<0.05)。在口腔真菌方面,念珠菌属显著提升胰腺癌发病风险。27种口腔物种构成的微生物风险评分显示,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胰腺癌风险多变量比值比达3.44(95%置信区间=2.63-4.51)。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人口健康与医学系教授、珀尔马特癌症中心群体科学副主任安英娟博士指出:“通过分析口腔细菌与真菌种群,肿瘤科医生或可精准锁定最需接受胰腺癌筛查的人群。”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探索口腔微生物组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披露声明:本研究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资助。研究作者完整披露信息已省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