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结肠切除术后斑秃缓解的病例报告

Remission of Alopecia Areata Post-colectomy in a Patient with Crohn's Disease | JCAD -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美国英语免疫学/皮肤病学
新闻源:jcadonline.com
2025-09-04 04:50:54阅读时长3分钟1440字
斑秃克罗恩病自身免疫共病JAK抑制剂肠道-免疫轴结肠切除术毛发再生免疫调控炎症通路治疗策略

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结肠切除术后斑秃缓解的病例报告

作者信息

Sulich-Moore博士和Altman博士任职于密歇根州沃伦市Midwest皮肤科与整形外科中心

研究资助

本文未获得任何资助

利益声明

Altman博士报告从艾伯维、安进、Arcutis等药企获得演讲费用,Sulich-Moore博士无利益冲突

摘要

斑秃(A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非瘢痕性脱发疾病,与包括炎症性肠病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本病例追踪了一例38岁白人男性克罗恩病患者,其在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期间突发进展性斑秃。尽管停用英夫利昔单抗并采用糖皮质激素及托法替尼强化治疗,患者仍于6个月内发展为普秃。同期因维多珠单抗疗效不佳,患者接受结肠切除术并造口术。术后继续托法替尼治疗6个月后,患者斑秃显著改善,1年内实现完全毛发再生,并在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2年后维持缓解。该案例揭示了斑秃与克罗恩病通过γ干扰素及JAK信号通路关联的潜在机制,提示肠道-免疫轴在系统性炎症调控中的作用,为联合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关键词:斑秃,克罗恩病,自身免疫共病,JAK抑制剂,肠道-免疫轴

引言

斑秃(AA)是一种由T辅助1型(TH1)淋巴细胞及促炎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毛囊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头皮局限性脱发斑,可能进展为全秃或普秃。研究显示AA患者共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脱发常被视为疾病肠外表现或抗TNF-α治疗的副作用。本病例揭示了AA与克罗恩病可能共享的炎症通路。

病例报告

患者为38岁白人男性,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期间突发进行性头皮脱发(图1)。头皮活检显示大量休止期毛囊伴淋巴细胞浸润,确诊AA后采用泼尼松、非索非那定等联合治疗。停用英夫利昔单抗后,病情仍持续进展,6个月内发展为全身毛发脱落(图2-3)。经权衡后启动托法替尼超适应症治疗。

克罗恩病治疗方面,患者在转换维多珠单抗无效后接受结肠切除术。术后托法替尼治疗6个月时观察到显著改善,1年内实现毛发完全再生。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2年后,患者维持完全缓解(图4)。

讨论

本病例凸显了多发自身免疫疾病的复杂性。AA与克罗恩病共享的γ干扰素通路及JAK信号机制可能是关键病理基础。结肠切除术后AA缓解的现象支持肠道-免疫轴理论,提示肠道慢性炎症可能通过增加肠通透性、异常淋巴细胞归巢等机制触发远隔部位自身免疫反应。

现有证据表明,靶向主要炎症源头可能对多系统免疫异常产生协同疗效。本案例为JAK抑制剂在双重免疫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证据,同时也提示肠道免疫稳态在系统性自身免疫调控中的核心地位。未来针对肠道-免疫轴的深入研究可能为多发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提供更优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Dahabreh D等人. 斑秃:当前治疗与新方向. 美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 2023;24(6):895-912
  2. Sobolewska-Włodarczyk A等人.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斑秃研究. 克拉科夫医学年鉴, 2016;56(1):5-12
  3. Holmes S等人. 斑秃与过敏及自身免疫疾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临床实验皮肤病学杂志, 2023;48(4):325-331
  4. Akiyama S等人. 托法替尼治疗克罗恩病合并斑秃的病例报告. 美国胃肠病学会病例杂志, 2021;8(11):e00690
  5. Borde A等人. 斑秃与肠道关联的新型治疗干预. 专家意见治疗靶点, 2018;22(6):503-511
  6. Öhman L等人. 肠易激综合征黏膜界面的交叉对话. 自然评论胃肠病学与肝病学, 2014;12(1):36-49
  7. Kim JM等人. 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视角. 肠道研究, 2020;18(3):249-264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