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机器人中的AI应用
- 个性化治疗:AI支持系统可适应患者的解剖结构、临床表现及个体需求。
- 人类与机器的核心角色:治疗师保持主导权且患者积极参与,是机器人应用成功的唯一路径。
- 实践与产业协作:临床成功整合机器人技术需简化高效方案,以及研究机构、机器人产业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紧密合作。
2025年9月16日
未来医疗机器人如何真正改善患者与治疗师的日常生活?这一问题成为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系(AIBE)辅助智能机器人学教授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在MEDICA 2025创新论坛演讲的核心焦点。
在接受采访时,他阐释了AI将如何变革机器人应用,以及诊所和医疗机构在未来几年可把握的机遇。
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教授演讲实录
卡斯特利尼在MEDICA创新论坛的演讲阐明了辅助机器人技术的未来为何依赖AI,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
AI支持的辅助机器人如何改变日常治疗?
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教授:AI在辅助机器人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预计10-15年后进入临床应用。但AI为辅助机器人带来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治疗的高度个性化。通过整合患者数据及超大规模数据库模型,AI能将机器人转化为适应患者解剖结构、疾病类型与严重程度、个人意愿及需求的专属伴侣。
患者与治疗师如何具体参与系统的自主学习过程?
卡斯特利尼:治疗师居于核心地位,全程监控患者与系统状态。借助AI支持,单名治疗师可服务更多患者。患者则通过双重路径参与:设计阶段确保系统可接受且有效,治疗阶段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数据采集与持续优化,这种对话机制推动治疗效果提升。
AI支持的辅助机器人优势在于实现治疗的高度个性化。AIROB团队正致力于智能辅助机器人系统的研究。
医疗机器人与AI在日常治疗中的实践
面向研发AI辅助机器人的学者,您提出哪三大关键建议?
卡斯特利尼:首先,明确界定目标用户群体,对接收该类患者的诊所建立联系,优先选择与高校合作经验丰富且重视科研的机构。
其次,培训团队人员掌握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深入了解患者对辅助机器人的接受度。这比设备设计与测试本身更为关键。
第三,最优解即能解决问题的最简方案。例如,仅因方法时髦或提升论文引用率而采用复杂AI技术,实属学术失范。多数情况下,基础AI方法效果相当,且因其成熟性更能揭示问题本质。
当前实践存在哪些障碍?您认为如何解决?
卡斯特利尼:主要障碍在于工程师与医生、心理学家、设计师及"现实世界"的脱节。尽管研究不以产品商业化为目标,但此类研究的强应用属性不容忽视。实验室表现优异却无法在临床生效或被患者接受的设备,本质上即是失败。
借助AI,医疗设备得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应用,从而提升有效性。
AI驱动机器人:整合路径与未来潜力
医院管理者如何判断辅助机器人是否真正以患者为中心?
卡斯特利尼:成功的辅助机器人需满足三点:a) 获得安全认证且非工程师可轻松操作;b) 在诊所实现良好销售;c) 拥有经实践验证的有效记录。洛科马特系统是我最推崇的范例。
展望未来2-3年:哪些应用场景将准备就绪?
卡斯特利尼:上肢假肢控制技术正临界突破——超声扫描将取代当前金标准"表面肌电图"。该领域试点研究已见诸学术期刊,充分证明其技术潜力巨大。
参观者从MEDICA演讲中可获得哪些行动指引?
"工程师:离开实验室,深入临床一线!"
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教授
辅助智能机器人(AIROB)实验室
"医生:我们正竭力提升研究实效性,请携手助力!"
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教授
辅助智能机器人(AIROB)实验室
"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现有技术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教授
辅助智能机器人(AIROB)实验室
"公众:AI是加速康复、提升效能及优化体验的工具,未来数年将无比精彩。"
克劳迪奥·卡斯特利尼教授
辅助智能机器人(AIROB)实验室
作者:梅兰妮·普吕瑟 | MEDICA-tradefair.com编辑团队
梅兰妮·普吕瑟自2019年起为MEDICA.de撰写医学与技术交叉领域的前沿报道。她始终致力于挖掘设备与应用背后的故事,展现创新如何切实改变医疗从业者与患者的日常体验。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