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心力衰竭|HFpEF:2025年现状分析Focus on Heart Failure | HFpEF: Where We Stand in 2025 -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acc.org美国 - 英语2025-09-01 19:06:1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17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2025年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保留(HFpEF)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革新及治疗进展。数据显示美国约670万患者中半数为HFpEF,其一年死亡率达20-29%且再入院率高。诊断方法引入H2FPEF/HFA-PEEF评分系统并优化血流动力学检测标准。治疗方面,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新型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非奈利酮)和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已获得临床指南推荐,植入式肺动脉压力监测系统(CardioMEMS)和心房分流装置等器械治疗亦取得突破性进展。
心力衰竭HFpEF流行病学诊断SGLT2抑制剂矿物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抗肥胖治疗器械治疗健康
聚焦心力衰竭|HFpEF:2025年现状分析

HFpEF的流行病学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增加,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保留(HFpEF)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攀升。目前美国约67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其中半数以上(超过50%)为LVEF≥50%的HFpEF患者。该疾病在45岁人群中预计影响率达1/10,人群患病率为1-1.5%。HFpEF具有20-29%的一年死亡率,30天全因再入院率高达21%,对医疗系统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肥胖相关HFpEF表型呈现独特的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特征,包括更显著的左心室重构、双心室扩张以及静息与运动状态下的充盈压升高。种族与性别差异显著: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黑人女性的HFpEF住院事件率最高,这种差异可能与年轻时更早发作的合并症有关。

HFpEF的诊断进展

根据更新的"心力衰竭统一定义",HFpEF需满足以下标准:由结构性/功能性心脏异常引起的充血症状或体征,伴随利钠肽升高等客观证据。当前主要采用两种诊断评分系统:

  • H2FPEF评分:整合年龄、BMI>30kg/m²、高血压/房颤史及超声指标(E/e'比值>9,肺动脉收缩压>35mmHg);
  • HFA-PEEF评分:包含左房容积指数>29、左心室质量指数>115/95g/m²等超声参数及生物标志物水平。

对于诊断不确定病例,运动负荷超声(E/e'≥15,TR流速>3.4m/s)或右心导管检查(静息LVEDP>16mmHg,PCWP>15mmHg;运动PCWP>25mmHg)可提供更确切证据。

HFpEF治疗的四大支柱

1. SGLT2抑制剂

恩格列净(EMPEROR-PRESERVED研究)和达格列净(DELIVER研究)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主要通过利尿、改善心肌代谢等机制发挥疗效,现获IIa类推荐。

2. 矿物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非奈利酮(FINEARTS-HF研究)在SGLT2抑制剂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事件风险,相较螺内酯(TOPCAT研究)具有更优疗效,推荐等级升至IIb。

3.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PARAGON-HF研究)在女性及EF值较低亚组表现更优,推测与其改善动脉僵硬度及增强利钠肽作用相关,维持IIb类推荐。

4. 抗肥胖治疗

司美格鲁肽(STEP-HFpEF研究)和替尔泊肽(SUMMIT研究)通过体重减轻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血管事件。需警惕肌肉质量流失及恶病质风险。

器械治疗新突破

  • CardioMEMS系统:植入式肺动脉压力传感器经MONITOR-HF试验证实可降低住院率,获2022 ACC/AHA指南IIb类推荐。
  • 心房分流装置(IASD):REDUCE LAP-HF II试验亚组分析显示峰值运动肺血管阻力<1.74沃兹单位者获益显著,RESPONDER-HF试验正在进行(NCT05425459)。

未来展望

尽管诊疗取得显著进展,HFpEF的复杂病理机制仍需深入探索。正在进行的大型临床试验将推动药物与器械治疗的进一步革新,为这一高患病率疾病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