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胸痛是美国急诊科第二常见主诉,每年约640万次就诊。其中25%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但约半数患者心电图无特异性表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病率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两倍,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不良预后。本文总结当前NSTEMI国家管理指南,分析支持证据,探讨特殊人群管理及新型诊断治疗技术。
典型病例
病例1:76岁女性胸痛就诊。过去1个月活动后气短伴胸闷,当日园艺劳动时出现严重胸痛(0-0.04 ng/mL)。实习医生建议出院...
病例2:69岁男性行走时发作胸痛,伴呼吸困难和头晕。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心电图显示前壁ST段压低4mm...
病例3:82岁女性情绪激动后胸痛,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心电图显示侧壁ST段压低3mm,肌钙蛋白1.22 ng/mL...
临床证据分析
通过PubMed检索("myocardial infarction"[MeSH] AND "emergency service, hospital"[MeSH])获得1905篇文献。2014年AHA/ACC、2015年ESC、2018年ACEP分别发布NSTEMI管理指南。需注意AHA/ACC指南可能存在制药行业利益冲突。
诊断要点
心肌梗死定义为临床缺血证据伴心肌生物标志物升高。STEMI心电图标准包括:
- 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1mm(V2-V3导联男性<40岁≥2.5mm,>40岁≥2mm,女性≥1.5mm)
NSTEMI占所有心梗的60-70%,住院死亡率与STEMI相近(约10%),但1年病死率高达25%。
风险分层工具
HEART评分(ECG、年龄、风险因素等):4分提示高危
GRACE评分:综合血流动力学和实验室指标
TIMI评分:评估缺血风险
诊断技术进展
改良Sgarbossa标准:左束支阻滞时ST段与QRS波振幅比值诊断准确性提升
高敏肌钙蛋白检测:1小时算法可提高诊断效率
心电图新技术:de Winter模式、左主干模式识别
治疗争议
- 心衰患者禁忌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高危HEART评分患者需行序列肌钙蛋白监测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选用磺达肝癸钠或比伐芦定
特殊人群管理
- 女性患者:年轻女性易漏诊
- 黑人患者:非白人种群误诊风险高
- 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缺失
- 可卡因相关心梗: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争议与前沿
Copeptin生物标志物:联合高敏肌钙蛋白可快速排除心梗
影像技术:床旁超声在急诊评估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
- 急诊风险分层临床路径
- NSTEMI管理临床路径
专家共识
- 2014 AHA/ACC指南:早期侵入性策略适用于高危患者
- 2015 ESC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
- 2018 ACEP临床政策:优化风险评估流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