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从何而来?其功能是什么?

Where Do Exosomes Come From and What Is Their Function?

美国英语科技与健康
新闻源:unknown
2025-08-07 09:04:13阅读时长2分钟734字
外泌体细胞通讯免疫调控废物管理组织修复疾病进展分子载荷生物标志物健康疾病诊断治疗监测

外泌体是普遍存在于机体中的脂质包被囊泡,作为细胞间天然的信息传递载体。这些直径在30-150纳米的囊泡由几乎所有细胞类型分泌,通过体液循环将分子信号传递至靶细胞,调控受体细胞行为。这种细胞间通讯机制既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媒介。

细胞工厂:外泌体的形成过程

外泌体的生成始于细胞膜的内吞作用。细胞膜向内出芽形成早期核内体,捕获细胞外环境成分及膜表面蛋白。随后该核内体成熟为晚期核内体,并经历二次向内出芽形成腔内囊泡(ILVs),构成多泡体(MVB)。当MVB与细胞膜融合时,这些ILVs作为外泌体被释放至胞外。该过程受ESCRT复合体及Rab GTP酶等蛋白精密调控。

多样起源:分泌外泌体的细胞类型

几乎所有细胞类型都具备外泌体分泌能力,包括:

  • 实质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元等
  • 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 干细胞:具有组织再生能力的祖细胞
  • 肿瘤细胞:分泌外泌体促进肿瘤微环境构建

细胞分泌外泌体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释放外泌体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细胞通讯:传递生物信号调节邻近或远端细胞活动
  2. 免疫调控: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及炎症反应
  3. 废物管理:清除细胞内多余物质
  4. 组织修复:促进损伤组织再生
  5. 疾病进展:在肿瘤转移等病理过程中起推波助澜作用

外泌体的分子载荷及其生物学效应

外泌体携带由母细胞精心选择的分子货物,包含:

  • 蛋白质组:结构蛋白、酶类及信号分子
  • 脂质组: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特殊脂质
  • 核酸组:mRNA(信使RNA)、miRNA(微小RNA)、lncRNA(长链非编码RNA)等

这些分子在被受体细胞摄取后,可调控靶细胞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例如肿瘤来源外泌体携带的特定miRNA可促进血管生成和基质重塑,为肿瘤转移创造适宜微环境。外泌体的内容物组成精准反映了母细胞的生理状态,使其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