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大学医学院与健康科学学院已完成对已故罗莎莉·奇加里罗(Rosalie Chigariro)遗体的医学研究工作。她于2021年成为首位自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黑人津巴布韦公民。
根据其生前夙愿,她的遗体已于2021年7月捐赠至生物医学科学系(解剖学单元),以推动医学教育发展。上周末,在庄重而充满敬意的仪式中,解剖学单元成员、学生及家属齐聚一堂,向奇加里罗致以敬意。过去四年间,她这份无私的奉献助力数百名医学生完成培训。
她的慷慨馈赠使未来医生获得了教科书无法替代的人体实践认知。除医学生外,护理学、理疗学、职业治疗、听力学、言语治疗及药学等 paramedics 相关学位课程同样受益于她的非凡捐赠,学生们通过此渠道获取了关键解剖学知识。
津巴布韦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主任约瑟芬·奇道乌谢(Josephine Chidaushe)在仪式上表达了校方对这份稀有而崇高贡献的深切感激:"遗体捐献是人类最深刻的奉献形式之一。通过这份无私,奇加里罗女士成为了一位无声的导师,培育了新一代医生、外科医师及医疗专业人员。"
尽管在非洲文化中较为罕见,罗莎莉仍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此决定。她自出生起便与健康问题抗争——婴儿时期医生曾断言她活不过数月——这让她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奇迹。她选择捐献遗体并非出于叛逆,而是源于深切的感恩:这是她助他人延续生命、获取知识与康复的最后馈赠。
她安息于奇绍阿沙传教站(Chishawasha Mission)具有深刻象征意义,此处正是她高中求学之地。在信仰与知识的环绕中,她首次确立人生使命,如今亦在此安息。
家属表达了对她勇气及毕生奉献教育与人道事业的自豪。"我们为她的坚韧与留下的精神遗产深感骄傲。今日我们告别,不为悲伤,而为感恩,"她的妹妹佩特罗尼拉(Petronilla)表示。
五年级医学生米歇尔·范德海登(Michelle van der Heiden)作为受其精神感召者之一,感谢通过奇加里罗女士的馈赠获得学习机会,称之为"将永久塑造我们服务患者方式的谦卑而深刻的体验"。
遗体捐献对津巴布韦大学解剖学单元推进医学科学至关重要,有效弥合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她的精神遗产将持续启迪后人:她激发的知识、塑造的医者,以及其勇气在未来岁月中不断惠泽的生命。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