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步行7000步的人群在死亡、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痴呆、抑郁和跌倒方面的风险较低,这表明7000步的目标可能比广泛宣传的10000步更易实现且有效。
7000步大约相当于5公里,以中等速度行走,耗时约1到1个半小时。不过具体距离和时间取决于个人步速。研究人员还表示,即使每天步行约2000步,也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期刊上的综述和荟萃分析于7月23日发布,分析了来自15个国家35个队列的57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包括超过20万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参与者,且未对语言、国家或出版类型设限。
大部分数据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
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因死亡率和心脏病方面。最新的分析不仅包括这些结果,还考察了癌症、2型糖尿病、痴呆、抑郁、身体功能和跌倒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跌倒是全球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68.4万人因跌倒死亡,约3730万人因跌倒需医疗救助。
研究发现,每日步行步数越高,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越低。在每天2000至7000步之间,健康改善最为显著,超过该数值仍有益处。对于许多健康结果,改善速率在7000步左右趋于平缓,表明最大改善发生在较低步数水平。
与每天步行2000步的人相比,每天达到7000步者:
-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7%;
-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5%;
-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47%;
- 癌症死亡风险降低37%;
- 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4%;
- 患痴呆风险降低38%;
- 出现抑郁症状风险降低22%;
- 跌倒风险降低28%。
虽然身体功能方面的研究未纳入综合分析,但也显示出类似效果。对于一些结果(包括全因死亡率、痴呆和跌倒),步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即较少的步数即可带来大部分健康益处,更多步数带来的改善较小)。
最大的风险下降出现在人们每天达到约7000步时。之后继续增加步数仍有帮助,但效果不再那么显著。对于心脏病死亡、癌症死亡、糖尿病和抑郁,风险随着步数增加持续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即使从非常低的水平增加到约7000步,也能显著改善健康。这一水平对于许多人来说,比10000步的目标更现实、更易实现。”
该分析还评估了步频(即每分钟步数)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共纳入13项研究用于这一次要目标。尽管有证据表明更快的步频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但在其他结果上结果并不一致。大多数研究发现,在考虑了总步数后,步频并没有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
研究人员采用了严谨的方法学,包括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估偏倚风险,并使用GRADE框架评估证据的可信度。对于大多数结果,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为中等。然而,由于可用研究较少且变异性较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发病率的可信度被评定为低,跌倒的可信度被评定为极低。
参与者的步数是通过加速度计、计步器和健身追踪器等设备测量的,通常佩戴在臀部或腰部。研究排除了实验室环境下的评估,专注于真实世界中的自由生活场景。
近一半的研究聚焦于老年人群(65岁及以上),其余研究包括一般成人群体。约21%的研究涉及已有健康状况或残疾的参与者。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机构此前承认计步数的潜力,但认为证据基础尚不足以设定具体目标。随着这项新研究的综合分析,研究人员表示,每日步数是一种实用、易得且基于证据的方式,可大规模鼓励身体活动。
作者也承认研究存在局限,包括某些结果可用研究数量较少、年龄组分析有限以及每项研究中存在残余偏倚。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