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预防与急救

张晋突发心脏病敲响警钟,守护心脏健康指南来了!

作者:张熙
2025-08-11 11:00:01阅读时长3分钟1092字
心血管科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梗心脏健康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急救措施高压职业健康管理胸痛呼吸困难心脏支架手术低盐低脂饮食Omega-3

近期,张晋在国外旅行期间突发心脏病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心脏健康的广泛关注。当时,他正在排队体验水上项目,突然胸口剧痛、呼吸困难,强烈的濒死感袭来,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身旁仅10米远的妻子蔡少芬因紧张失声,无法呼救。好在张晋凭借着强烈的求生意志,强撑到症状缓解并紧急返港就医。医生诊断他为冠心病引发的急性心梗,血管严重堵塞,随后他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医生强调,若再延误就医,后果不堪设想。术后张晋反思,意识到健康才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于是调整了生活重心。这一事件给高强度工作人群敲响了警钟。

心脏病隐匿性强,这些诱因要警惕!

心脏病的隐匿性风险不容小觑。就像张晋的案例,心脏病可能毫无明显征兆,尤其是对于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工作状态的人群。医学数据显示,约1/3的心梗患者不会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可能表现为胃痛、牙痛或者乏力等,很容易被忽视。 从诱因来看,职业负荷是一个重要因素。张晋作为武打演员,长期拍摄高强度的动作戏,落下了不少旧伤,像跟腱断裂、手骨移位等,这些旧伤可能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疼痛和应激状态,间接加重了心脏负担。同时,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熬夜、压力以及运动损伤恢复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而且很多人即使没有症状,也容易忽视定期进行心脏专项筛查,张晋的事件就凸显了常规体检的局限性。研究表明,高压职业人群心梗风险比普通人群高40%,40 - 50岁男性突发心梗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高危人群这样预防,守护心脏健康!

对于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筛查十分必要。40岁以上或者有家族病史的人,每年应该进行一次冠脉CT或者心脏超声检查;高压职业者则要增加动态血压监测、心肌酶谱检测的频率。 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运动管理很关键。要避免过度训练,采用“运动 - 恢复”周期,比如在高强度训练后配合适度的有氧运动。同时,要学会调控压力,可以通过正念冥想、合理的时间管理来减少慢性压力。就像张晋术后调整工作节奏一样,给自己的身体和心脏多一些休息的时间。在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多吃富含Omega - 3的食物,如深海鱼。术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识别症状,掌握急救,关键时刻能救命!

早期识别心脏病的症状非常重要。典型症状包括持续的胸痛、压迫感,可能还会伴随冷汗、恶心等。非典型表现有左臂麻木、牙痛、突发呼吸困难等,女性更容易出现这些非典型症状,也更容易被忽视。 在急救方面,要把握好黄金4分钟。一旦出现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千万不要自行驾车就医。患者应保持半坐位,若有医嘱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禁止喂食。需要注意的是,盲目按摩或者催吐可能会加重病情。为了提升公众的急救能力,建议高风险人群随身携带急救包,社区也应该普及心肺复苏培训。 张晋的经历是对我们的警示,提醒大家要将健康放在首位,建立“预防 - 识别 - 应对”的完整健康管理体系,定期筛查,科学调整生活,让健康成为生活的优先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