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抗癌药物递送技术,可更有效靶向胰腺癌和乳腺癌肿瘤,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于2025年8月21日发表在《自然癌症》期刊。
该校药学院Jianqin Lu博士团队改良了化疗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构建出名为Paclitaxome的纳米囊泡系统。这种通过将紫杉醇与细胞膜脂肪鞘磷脂化学结合形成的新型制剂,能显著提升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积累效率,同时降低传统化疗导致的毒性反应。
"紫杉醇本身具有强大抗癌效果,但其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医学与药学教授Lu指出,"我们的技术通过增强药物肿瘤渗透性延长其循环时间,实现了靶向递送与副作用的双重优化。"
在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和晚期胰腺癌的小鼠模型实验中,Paclitaxome的疗效显著优于现有制剂Taxol和Abraxane。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双重载药系统,通过将吉西他滨(Gemcitabine)封装在纳米囊泡核心,实现了化疗药物组合的精准递送。这种联合疗法在肿瘤生长抑制和生存期延长方面均优于传统联合用药方案。
该技术展现出良好的临床转化前景。医学肿瘤学家Aaron Scott表示:"这种递送系统既能提升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又能延长循环时间,其治疗优势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推进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团队已将该技术扩展应用于其他化疗药物。在结肠癌模型中,使用相同纳米囊泡递送拓扑替康(Camptothecin)同样取得良好效果,证实了该平台的技术通用性。目前团队正在探索将该递送系统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新型癌症治疗策略。
本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普通医学科学研究所(R35GM147002)和国家癌症研究所(R01CA272487,K08CA276137)资助。研究团队成员包括来自亚利桑那大学药学院、医学院、BIO5研究所等多个机构的科研人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