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 ScienceDirect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sciencedirect.com日本 - 英语2025-09-06 15:14:13 - 阅读时长6分钟 - 2848字
本文系统综述了冠状动脉疾病(CAD)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重点阐述了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OECAD)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的双重作用,强调多模态检测技术(如PET、心脏磁共振)对表型分型的重要性。研究指出SGLT2抑制剂等新兴疗法对缺血性HFpEF的潜在益处,并提出需开展针对性研究改善该综合征预后。全文基于过去十年文献证据,结合临床指南建议,为HFpEF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理论框架。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诊断治疗预后生物标志物抗缺血治疗筛查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冠状动脉疾病

亮点

  • •冠状动脉疾病(CAD)包含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
  • •CAD是HFpEF重要的病理生理驱动因素,具有显著预后意义
  • •CMD在女性中尤为常见,但临床诊断不足
  • •多模态检测可识别CMD和亚临床心外膜病变
  • •缺血性HFpEF表型分型对精准诊疗至关重要

摘要

冠状动脉疾病(CAD)包含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CAD与更差的临床结局、进行性心肌重构及射血分数降低相关。CMD在女性中发病率极高,会损害心肌灌注和能量代谢,导致运动耐量下降和充盈压升高。新型治疗手段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非奈利酮对包括缺血表型在内的各类型HFpEF均显示获益。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心血管磁共振(CMR)、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侵入性冠脉生理检测等多模态诊断方法,可有效识别CMD和亚临床CAD患者。综上,明确HFpEF中的缺血表型对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未来研究应聚焦表型特异性策略以改善该异质综合征的预后。

引言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占现代心力衰竭病例的半数以上,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和代谢性合并症增加而持续上升。与主要由收缩功能障碍驱动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不同,HFpEF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其特征包括舒张功能障碍、血管僵硬、系统性炎症及复杂的合并症。在这一背景下,冠状动脉疾病(CAD)——无论临床表现或亚临床存在——已成为HFpEF关键的机制性和预后性因素。此处CAD包含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OECAD)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两者均可引发心肌缺血并促进不良重构。反复性的心内膜下缺血被认为通过诱导心肌纤维化、增加心室僵硬度、损害舒张功能及改变能量代谢等机制,推动HFpEF的病理生理进程。

本综述主要聚焦过去十年文献,系统阐述CAD在HFpEF中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后价值,提出将CAD表型分型整合至HFpEF管理的理论框架。

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在HFpEF中的患病率

OECAD在HFpEF患者中高度流行。根据ESC心衰长期注册研究,约24%患者以缺血性心脏病为主要病因,其中13%曾接受经皮冠脉介入(PCI),9%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但这一数据可能低估实际患病率,因无症状或亚临床缺血病例常缺乏影像学检查而被漏诊。例如在HFpEF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研究中...

冠状动脉疾病:HFpEF的合并症还是表型特征?

传统观点将CAD视为HFpEF的合并症,与其他合并症(如高血压、肥胖、房颤)类似。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CAD相关HFpEF(CAD-HFpEF)可能代表HFpEF人群中具有独特机制和预后的特定表型。通过机器学习开展的表型聚类研究(如TOPCAT、SwedeHF注册研究及日本JASPER队列)持续识别出...

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限制性心外膜狭窄会降低冠脉灌注压,尤其在运动时引发反复性心内膜下缺血。与HFrEF以心肌梗死和坏死为主不同,HFpEF中的缺血更具慢性、散在性和亚致死性,导致低度损伤和纤维化而非明显瘢痕形成。这种慢性低度缺血可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半乳糖凝集素-3等促纤维化信号通路...

生物标志物在CAD-HFpEF中的价值

生物标志物在检测缺血性损伤、风险分层和指导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多个标志物已在该表型的风险评估中得到验证(见表1)。

NT-proBNP仍是验证最充分的标志物,反映心肌壁应力。在3项HFpEF临床试验(CHARM-preserved、I-preserved和TOPCAT)的汇总分析中,既往心梗患者的中位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心梗患者...

HFpEF患者CMD的筛查方法

CMD作为HFpEF病理生理的重要贡献者日益受到重视,但常规心电图或冠脉造影无法检测。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将其列为IIa类推荐,建议对持续性心绞痛或等同症状的HFpEF患者采用PET、心脏磁共振灌注成像或侵入性冠脉功能检测排除CMD...

HFpEF中无症状性阻塞性心外膜冠脉病的筛查

相当比例的HFpEF患者合并无症状OECAD。鉴于其预后意义和治疗机会(如血运重建、他汀治疗等),规范筛查至关重要。

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对射血分数>35%且疑似CAD的HF患者,推荐I类标准:必要时采用侵入性冠脉造影(结合血流储备分数、瞬时无波型比率或定量血流比率)...

抗缺血治疗

合并CAD的HFpEF患者应接受标准抗心绞痛治疗以缓解缺血症状,尽管现有证据对HFpEF结局改善的支持有限。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控制心率发挥作用,观察性研究提示其可能带来生存获益。但尚无专门HFpEF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死亡率,这表明其主要作用在于治疗合并症而非HFpEF本身...

CAD在HFpEF中的预后影响

多项研究显示,合并CAD的HFpEF患者预后更差。OECAD通过促进心肌损伤、心律失常风险和心室功能恶化而加重HF综合征。对HFpEF试验(CHARM-Preserved、I-PRESERVE、TOPCAT)的回顾性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事件率更高。在TOPCAT研究中,既往心梗或心绞痛预测更多心衰住院...

结论与展望

综上,包括OECAD和CMD在内的CAD在HFpEF中高度流行,显著影响症状、功能限制和不良结局。越来越多证据表明CAD定义的特定表型存在,但常被低估漏诊。未来研究应优先开展CAD-HFpEF人群的专项研究,关注性别差异、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引导策略,以优化这一复杂综合征的管理。

作者贡献声明

Ryohei Ono:审阅与编辑、初稿撰写、资源提供

Luiz Menezes Falcão:监督、资源支持、概念提出

利益冲突声明

作者声明无任何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关系

致谢

资金支持

小野亮平博士获得日本心脏病学院、金泽医学研究基金会、福田医疗技术基金会和中富基金会的海外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部分)

  • R. Ono 等. 超正常左心室功能. Am J Cardiol (2023)
  • R.M. Bond 等.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Am J Prev Cardiol (2025)
  • S.J. Hwang 等. 冠状动脉疾病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中的意义. J Am Coll Cardiol (2014)
  • I.Y. Elgendy 等.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机制关联. Am J Med (2019)
  • S. Ravassa 等. 心衰中的心肌纤维化:聚焦无创诊断和新兴治疗策略. Mol Aspects Med (2023)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