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
心血管疾病(CVD)是指影响心脏或血管功能的一系列病症(图片:Grace Cary/Getty Images)。
最新《柳叶刀》研究报告揭示,特定心理疾病显著提升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研究综合全球多项研究成果,重点分析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五类常见病症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研究数据显示:
- 重度抑郁症患者风险提升72%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风险增加61%
- 惊恐障碍患者风险上升50%
- 恐惧症相关焦虑患者风险提高70%
- 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高达近100%
- PTSD患者风险增加57%
埃默里大学Viola Vaccarino教授强调,40%以上心血管病患者存在共病心理问题,医疗体系亟需改革。建议组建由专科医生、社工和护理团队构成的多学科诊疗体系。
研究指出,心理疾病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影响心血管健康:
- 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
- 影响免疫功能与代谢
- 引发持续性高血压与炎症反应
心血管疾病防治要点
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指出,心血管疾病主要与动脉脂肪沉积相关,是当前英国致死致残首要原因。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久坐不动
- 超重肥胖
- 家族病史
- 南亚/非洲裔背景
- 酗酒
- 不良饮食
- 高血压
- 吸烟
- 高胆固醇
- 心理健康问题
- 糖尿病
- 肾病
研究团队建议,需通过整合式医疗方案解决高危人群复杂需求。尽管现存诸多未解之谜,但建立综合性防治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