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西北大学医学院主导的研究发现,一种长期被认为无害的人类pegivirus(HPgV)在帕金森病患者脑组织和脊髓液中异常活跃。这项发表于《临床研究协会杂志》(JCI Insight)的研究对10例帕金森患者和14例非帕金森死亡者的脑组织进行检测,发现HPgV病毒出现在5例患者样本中,而在健康对照组完全未检出。
该研究负责人、西北大学神经传染病科主任伊戈尔·科拉尔尼克博士指出,HPgV作为常见无症状病毒此前未被认为具有频繁脑部感染能力,其在帕金森患者中的高检出率令人意外。通过检测脊髓液样本发现,该病毒可能在神经系统中持续活动,且携带该病毒的患者表现出更显著的帕金森病理特征,包括蛋白质异常沉积和脑化学物质改变。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1,000名帕金森患者的血液样本,发现携带LRRK2基因突变的患者对HPgV的免疫反应与非突变患者存在差异。这种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可能解释特定人群的帕金森发病机制,科拉尔尼克教授强调这可能揭示病毒通过新机制影响疾病发展的可能。
纽约大学医学院行为神经学家乔尔·萨利纳斯指出,目前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虽然检测到病毒与病理特征存在关联,但尚无法证明HPgV是致病因素。该研究团队计划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HPgV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并探索其他潜在病毒因素。目前全美每年新增帕金森病例近9万例,预计2030年患者总数将达120万。
需要指出的是,该发现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疱疹病毒的关联研究类似,均提示病毒暴露可能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展,但确切机制仍需长期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强调,公众无需因当前发现产生恐慌,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该病毒会导致帕金森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