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肠道菌群失衡与T2DM相关,影响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
- •短链脂肪酸(SCFAs)、脂多糖(LPS)、支链氨基酸(BCAAs)和氧化三甲胺(TMAO)在T2DM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改善血糖控制并减少炎症
- •肠道-大脑轴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影响葡萄糖稳态
- •饮食和二甲双胍可塑造肠道菌群,进而影响T2DM预后
摘要
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胃肠道功能至关重要。其失衡通过能量代谢、脂肪酸代谢、肠道屏障完整性、葡萄糖稳态、胰岛素敏感性及炎症通路等多种机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及易感性相关。研究还发现其与肥胖及肠道-大脑轴存在关联。关键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短链脂肪酸(SCFAs)、脂多糖、次级胆汁酸(SBAs)、支链氨基酸、色氨酸衍生物、氧化三甲胺(TMAO)、咪唑丙酸、生物活性肽、后生元及禁食诱导脂肪因子。T2DM患者常表现为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产SCFA菌群水平下降及机会性致病革兰氏阴性菌增加。与T2DM相关的关键菌属包括梭菌属(Clostridium)、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成员。肠道菌群受饮食、药物、健康状况、遗传、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共同塑造。尽管个体间及个体内的微生物组存在复杂差异,但通过深度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可能揭示稳健证据。本综述整合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宿主生理学、表观遗传及肠道-大脑轴信号的影响机制,系统分析微生物介导因子、协同因素及治疗调节剂,为理解肠道菌群在T2DM病理生理中的整体作用提供新视角。鉴于T2DM是需要多维度方法的复杂代谢疾病,这种整合为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思路。新兴策略如粪菌移植(FMT)和噬菌体疗法也展现前景。纳入大规模队列研究、组学技术和系统生物学的多学科研究议程,对于确定因果关系和个性化干预至关重要。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组;糖尿病;肠道-大脑轴;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