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实践要点、背景与解剖学Alzheimer Disease: Practice Essentials, Background, Anatomy

认知障碍 / 来源:emedicine.medscape.com美国 - 英语2025-09-08 12:44:33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27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病理特征、临床分期及治疗策略,涵盖淀粉样蛋白斑块与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机制,重点解析了胆碱能系统损伤与最新药物疗法,对650万美国患者群体及2050年1300万预期患病数据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病因学流行病学预后患者教育
阿尔茨海默病:实践要点、背景与解剖学

实践要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显著干扰社会与职业功能的认知与行为障碍。该病具有不可逆性且病程持续进展,其病理特征表现为海马体(参与记忆编码的脑部结构)及大脑皮层其他区域(涉及思维与决策)出现淀粉样蛋白斑块。目前尚无法明确斑块是否直接致病,或是疾病过程的副产物。典型神经影像学特征为海马萎缩(如右图MRI影像所示)。

临床表现

临床前期

患者可出现脑部特定区域(如内嗅皮层、海马体)病理改变,但常规体检与精神状态检查无明显异常。

轻度阶段

主要特征包括:

  • 记忆力减退
  • 对熟悉场所方位困惑
  • 日常事务完成耗时增加
  • 经济处理能力下降
  • 判断力受损导致决策失误
  • 自发性与主动性减弱
  • 情绪与性格改变,焦虑加剧

中度阶段

症状扩展至:

  • 记忆力与定向障碍加剧
  • 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
  • 面部识别能力受损
  • 语言障碍(阅读/书写/数字处理困难)
  • 思维逻辑紊乱
  • 新事物学习能力丧失
  • 精神症状(激越、焦虑、哭泣、夜间徘徊)
  • 重复言语或动作、肌肉抽搐
  • 幻觉、妄想、冲动控制障碍
  • 运动协调困难(如起立困难)

重度阶段

患者丧失家庭成员识别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完全依赖照护。终末期常并发体重下降、癫痫、皮肤感染、吞咽困难及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死亡多由吸入性肺炎等继发感染导致。

诊断方法

诊断手段包括:

  • 临床评估:通过认知评估量表(如MMSE)进行综合判断
  • 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升高,β-淀粉样蛋白降低
  • 影像学检查:海马体积定量MRI与FDG-PET可早期发现代谢异常,鉴别痴呆类型

治疗策略

美国FDA批准的治疗药物包括:

  • 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利凡斯的明、加兰他敏)
  • 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 靶向疗法:淀粉样蛋白单抗(仑卡奈单抗、多纳单抗)

辅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物等,针对继发症状进行管理。运动干预与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发病风险。

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最常见形式,美国现有约700万患者,预计2050年将达1,300万。2021年该病已成为65岁以上人群第五大死因。医疗费用从2024年3,600亿美元预计增至2050年1万亿美元。病理确诊依赖脑组织尸检或活检,临床诊断基于病史与精神状态检查综合判断。

1901年德国精神病学家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首次观察到51岁患者Auguste D的短期记忆丧失症状,1906年尸检发现淀粉样斑块与神经纤维缠结,1907年发表开创性研究。近15-20年在神经遗传学与病理生理机制(β-淀粉样蛋白代谢、tau蛋白异常、炎症反应)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解剖学机制

健康神经元内部存在由微管构成的支撑结构,tau蛋白通过稳定微管维持营养物质运输。AD病理过程中,化学修饰的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FTs),导致微管解聚、轴突运输系统崩溃。NFTs最初出现在海马与内侧颞叶,通过MRI可早期检测海马萎缩。老年斑(SPs)与脑皮质萎缩构成宏观病理特征,二者与NFTs共同构成AD标志性病理改变。

病理生理

AD病理过程涉及正常衰老与疾病状态的连续谱系。76%无认知障碍老年人脑部存在AD病理特征,但临床症状仅在特定阈值时显现。SPs先于临床症状出现,NFTs与突触丧失与认知衰退进展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显示,淀粉样蛋白沉积早于葡萄糖代谢下降(达20年前),结构性脑萎缩发生在症状预期发作前4.7年。LATE新型痴呆类型的发现(TDP-43蛋白异常)拓展了AD鉴别诊断范畴。

病因学

AD确切病因未明,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触发病理级联反应。危险因素包括:

  • 不可逆因素:衰老、APOE4基因型、21三体综合征
  • 可调控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管因素、高血压
  • 争议性因素:铝暴露、抑郁史

家族性AD与APP、PSEN1、PSEN2基因突变相关,导致Aβ42/43亚型过量产生。APOE4等位基因携带者风险显著增高,但并非必然致病。环境因素如空气细颗粒物与APOE4存在协同作用,加速认知衰退。

流行病学

美国现状:

  • 总患病率690万(含20万早发型)
  • 2050年预测患病1,380万
  • 65岁以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全球分布:

  • 发达国家患病率6-10%
  • 亚洲国家患病率相对较低(中国64.6%为AD)
  • 非洲裔美国人患病风险为白人的2倍

预后

病程持续进展,从确诊到死亡3-10年不等。早期发作型进展更迅速,主要死因为继发感染。终末期患者需全面照护,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患者教育

诊断后应建立家庭支持体系,讨论预立医疗指示(医疗授权书、生前遗嘱)。强调维持患者自主性,警惕虐待风险。推荐照护资源包括美国老年痴呆协会等机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