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医生警告常见睡眠习惯可能损害大脑并增加痴呆风险Neurologist says common sleep habit can 'harm' the brain and raise dementia risk - Leeds Live

认知障碍 / 来源:www.leeds-live.co.uk英国 - 英语2025-09-08 12:16:26 - 阅读时长2分钟 - 832字
神经科医生通过TikTok平台警示重度打鼾可能引发脑部血管损伤、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导致记忆衰退和认知障碍,建议疑似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及时就医。研究显示该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双向关联,即使无完全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会影响深度睡眠质量。
睡眠习惯大脑损伤痴呆风险重度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大脑缺氧血管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睡眠质量健康后果
神经科医生警告常见睡眠习惯可能损害大脑并增加痴呆风险

神经科医生近日发出严重警告:一种常见睡眠习惯可能对大脑造成损伤,并显著提升痴呆症风险。在TikTok平台发布的科普视频中,医学专家Baibing Cheng医生(网络昵称Dr Bing)指出,重度打鼾可能导致脑部血管受损,进而增加中风和痴呆风险。他强调,虽然打鼾通常难以自主控制,但若怀疑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应及时咨询全科医生。

Dr Bing解释称,打鼾时特别是夜间频繁响亮的鼾声,可能意味着睡眠期间呼吸出现间歇性停止。这种反复的呼吸中断会导致大脑缺氧,对血管造成细微损伤。这些微损伤与无症状中风相关,长远可能增加痴呆风险。他补充道:"MRI研究显示,频繁打鼾者的大脑灰质会出现萎缩,特别是负责记忆与认知的区域。打鼾越严重,这些区域如海马体的萎缩就越明显,这直接关联到日间认知迟缓和注意力下降。"

这位医学专家进一步说明,打鼾产生的振动会干扰深度睡眠阶段(N3阶段)的恢复作用。即便打鼾者自身未察觉,其大脑仍会因振动刺激而处于浅睡眠状态。这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阻碍脑部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和代谢废物清除。他特别提醒,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更应重视此问题,因为相关研究已证实该病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双向关联。

科学依据来自2021年《睡眠》期刊发表的研究。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Stephen Robinson教授团队发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脑部存在异常高水平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特征。研究还显示,中年时期罹患睡眠呼吸暂停者,老年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显著升高;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人群。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指出,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夜间呼吸反复暂停、剧烈喘息或窒息感,日间则可能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建议出现此类症状者应尽早就医,若有人目睹过症状表现,陪同就诊将有助于诊断。NHS特别强调,未经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引发严重健康后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