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选择性自噬:机制与治疗新见解Selective Autophagy in Type 2 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sightful Mechanisms and Therapies - ScienceDirect

认知障碍 / 来源:www.sciencedirect.com全球 - 英语2025-09-14 12:54:03 - 阅读时长2分钟 - 732字
该综述系统分析了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TDACD)的病理机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性,揭示了六种选择性自噬功能障碍对神经病理的影响机制,并总结了针对线粒体自噬、铁蛋白自噬等靶向治疗策略的神经保护潜力。研究强调选择性自噬作为代谢应激与神经退行交叉点的关键作用,为开发TDACD精准干预方案提供了理论框架。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选择性自噬神经退行性病变线粒体自噬铁蛋白自噬脂滴自噬内质网自噬神经保护治疗策略
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选择性自噬:机制与治疗新见解

研究亮点

  • TDACD的病理机制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显著重叠
  • 六类选择性自噬功能障碍可启动或加剧TDACD相关神经病变
  • 靶向选择性自噬通路的降糖药、中药及天然活性化合物展现神经保护潜力
  • 需开展临床研究验证上述策略的神经保护效果

摘要

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TDACD)是一项日益严峻的全球健康挑战,其特征是代谢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复杂交织。尽管学界关注度持续提升,其神经病理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值得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T2DM)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共享诸多病理机制,包括胰岛素信号受损、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及自噬失调,这些共同机制构成了TDACD的神经病理基础。

研究发现,选择性自噬作为维持神经元完整性的关键机制,在糖尿病应激条件下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与非选择性自噬不同,选择性自噬能够精准降解特定亚细胞结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铁蛋白、脂滴和糖原),这些特异性降解过程对神经保护或病变发展具有独特贡献。本文系统综述了六类选择性自噬亚型(线粒体自噬、铁蛋白自噬、脂滴自噬、内质网自噬等)调控TDACD神经功能的最新机制研究,重点阐述其在维持线粒体质量、缓解内质网应激、调节铁稳态、脂质代谢及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同时,本文总结了靶向特定自噬通路的潜在治疗策略(包括抗糖尿病药物、中药及天然活性化合物),为开发TDACD预防和治疗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确立选择性自噬作为神经退行与代谢应激的关键交叉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通路特异性与精准医学的干预框架,为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衰退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选择性自噬;线粒体自噬;铁蛋白自噬;脂滴自噬;内质网自噬;神经退行性病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