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二甲异嘧啶Sulfisomid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6BM7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磺胺类抗菌药)
  • 来源与性状
    磺胺二甲异嘧啶是人工合成的短效磺胺类药物,化学名称为4-氨基-N-(2,6-二甲基-4-嘧啶基)苯磺酰胺。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酸或碱性溶液。该药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属于第二代磺胺类药物(以短效为特征)。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根据《中国药品管理法》,磺胺类药物未被列入麻醉/精神/毒性/放射性药品范畴,且无特殊管制要求。
  • 临床价值
    历史药物(H2类自然淘汰药)
    原因:因耐药率高(>70%)、抗菌谱局限(仅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及新型抗菌药物的替代,现已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列为淘汰品种,无合法临床应用。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注:该药已退出临床使用)
历史适应症(1950-1980年代):

  1. 单纯性尿路感染(大肠杆菌敏感株)
  2.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
  3.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青霉素过敏替代方案)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结晶尿(发生率约8%,与尿液pH值相关)
    2. 过敏反应(皮疹发生率3.5%,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生率0.1‰)
    3. 血液系统毒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0.3%)
    4. 肝毒性(ALT升高发生率1.2%)
  • 禁忌与风险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溶血风险)
    2. 妊娠晚期禁用(可通过胎盘屏障,致新生儿核黄疸)
    3. 哺乳期禁用(乳汁中药物浓度达血药浓度的50-70%)
    4.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原型药物排泄率>90%)

参考文献

  1. 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2023):未列入
  2. 《新编药物学》(第18版):P327 磺胺类淘汰药物说明
  3.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82: 磺胺二甲异嘧啶耐药率研究
  4. 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未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