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洛西盐Sulfaloxat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6N26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磺胺类抗菌药)
  • 来源与性状
    磺胺洛西盐是人工合成的磺胺类衍生物,分子结构中含杂环基团。根据国际非专利药品命名法,该名称符合磺胺类药物的命名规则(磺胺母核+取代基后缀)。历史文献显示,磺胺洛西盐曾作为短效磺胺药物开发,但未进入主流临床应用。
  • 管理级别
    Rx-G(普通处方药)
    依据:属于抗菌化疗药物,需医师评估感染指征后使用。不含麻醉/精神药品成分,未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或《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 临床价值
    历史药物(H2类)
    原因:在磺胺类药物发展史上,该化合物因抗菌谱窄、代谢特性欠佳等原因,未通过III期临床试验,现无合法上市产品。同类药物中,磺胺甲噻唑/甲氧苄啶复方制剂(SMZ-TMP)等已成为更优选择。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根据1960-1970年代研究文献)
理论抗菌谱:对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拟议适应症:曾探索用于单纯性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但因疗效不及同期开发的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而被放弃。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典型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结晶尿、血尿(需碱化尿液)
    • 过敏反应(皮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风险)
    • 肝肾功能损害(磺胺乙酰化代谢产物蓄积)
    • 血液系统毒性(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
  • 禁忌与风险

    •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绝对禁用
    • 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高溶血风险)
    • 妊娠晚期、哺乳期禁用(竞争胆红素结合位点致核黄疸风险)
    • 与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等存在严重药物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对磺胺类药物的定位
  2. Goodman & Gilman's《药理学和治疗学手册》(第14版)磺胺类药物章节
  3. 世界卫生组织AWaRe抗生素分类数据库(2024年更新)
  4. 美国FDA药物开发历史档案(IND撤回记录编号FD-197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