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药物领域近期经历融资热潮。今年7月9日和10日,Nuclidium和Actithera相继完成大额融资后,该领域持续升温:Clarity于7月28日获2.03亿美元用于临床试验,ARTBIO完成1.32亿美元B轮融资推进α放射配体疗法,SERB制药以约4.12亿美元收购Y-mAbs。为解析这一趋势,我们专访了放射性药物领域先驱企业RadioMedi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brahim Delpassand博士。
放射性药物基础原理
放射性药物本质是"靶向钥匙"系统。配体(钥匙)携带放射性物质(弹头)精准定位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受体(锁孔)。诊断用同位素(如γ或正电子发射体)通过PET扫描显影病灶,治疗用同位素分为β发射体(第一代)和α发射体(新一代)。α粒子因能量集中、组织穿透距离短(仅数个细胞直径),可造成DNA双链断裂,疗效更强且副作用更小。
技术演进与突破
20年来行业突破三大瓶颈:1)同位素供应(如Ac-225、Pb-212量产技术成熟);2)螯合技术提升(稳定连接子防止放射性物质过早脱落);3)配体特异性增强(从生长抑素类似物发展为PSMA等高亲和性配体)。诺华通过收购Lutathera(神经内分泌癌治疗)和Pluvicto(前列腺癌治疗)建立放射药物治疗范式,验证了该技术的临床价值。
行业加速发展的动因
1)临床数据驱动:Lutathera使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2)诊疗一体化优势:通过同位素替换,先用诊断型药物确认靶点表达,再实施治疗;3)资本与大药企协同:诺华将放射药物列为其四大治疗支柱,赛诺菲与RadioMedix合作开发AlphaMedix项目,带来产业化经验与市场渠道。
产业化挑战与应对
同位素生产存在显著差异:Ga-68(68分钟半衰期)等短寿命同位素要求快速合成配送,而Ac-225需复杂提取工艺。RadioMedix在休斯顿建立FDA合规的生产线,标志着行业从无到有的制造体系构建。初创企业成功要素包括:1)聚焦临床未满足需求(如脑瘤、胰腺癌);2)配体亲和力必须显著优于现有方案;3)确保同位素可规模化生产。
行业未来展望
Delpassand博士认为未来十年重点在于开发更强效配体,而α发射体技术已达最优状态。RadioMedix正推进Pb-212在脑肿瘤和胰腺导管腺癌的应用,这些领域近数十年缺乏突破性疗法。需警惕行业过热风险:若企业过度承诺而无法兑现疗效,可能损害整个领域声誉。当前放射药物的发展基础扎实,区别于2000年代互联网泡沫,已形成"技术创新-临床验证-资本助推"的良性循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