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在非洲广受欢迎并赢得信任Chinese acupuncture gains popularity, trust in Africa - Global Times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globaltimes.cn非洲 - 英语2025-09-20 01:17:4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63字
新修订的中国传统医学针灸经络图谱近期在非洲正式发布,该图谱采用图文并茂形式以非洲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中医保健知识和常见疾病管理方法,涵盖季节养生、穴位按摩及食疗等实用主题,满足当地个性化需求。随着中国医疗队通过针灸等疗法帮助非洲民众缓解病痛,经络和穴位理念逐步普及,针灸因天然、低成本且高效的优势已在非洲多国深入社区诊所。医生们分享真实案例:喀麦隆针灸门诊日均接诊超40名患者,面瘫女孩经治疗后赠菠萝致谢;多哥调查显示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和面瘫有效率达80%以上。自1975年吕景山大师以银针在喀麦隆展现疗效起,半个多世纪的经验积累使中医药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激发非洲学生学习兴趣,中国医生通过"授人以渔"培养本地人才,推动中医药在非洲生根并传播中华文化,实现医疗援助与文化交流的双重价值。
中国针灸非洲中医保健针灸经络图谱常见疾病管理颈肩腰腿痛偏瘫面瘫针灸治疗效果中医人才培养中华文化传播
中国针灸在非洲广受欢迎并赢得信任

新修订的中国传统医学(TCM)针灸经络图谱近期在非洲发布。这本图解手册以非洲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了中医保健知识和常见疾病管理方法,涵盖季节性健康维护、穴位按摩和食疗等实用主题。据图谱编辑、北京广安门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学教授崔永强介绍,该图谱专为满足非洲社区对中医治疗特别是针灸的个性化需求而编撰。

“所有穴位均用英文和法文清晰标注,便于查阅,”崔永强向《环球时报》表示。图中术语采用国际公认名称和缩写,使图谱与世界卫生组织针灸图表完全兼容。“这是适用于广泛用户的实用工具,从医疗从业者到中医爱好者,适合医疗机构、教育场所、保健中心甚至家庭使用。”

该图谱将由中国援非医疗队使用。崔永强指出,随着中国医疗队通过中医治疗和知识帮助众多非洲人缓解病痛,经络和穴位理念正逐步在当地推广。得益于天然、低成本和高效的特点,针灸与按摩已在非洲多国日益普及——甚至延伸至普通社区诊所。

多位带领中国医疗队赴非的中医医生表示,当地民众对中医的热情与信任令他们深感意外。这些医生通过日常奉献和针灸的治愈力量,逐渐与非洲患者建立起深厚信任关系。

朱永旺是一名来自中国山西省的针灸专科医生,作为医疗援助任务成员前往喀麦隆,正是其中典型代表。

神奇的银针

初抵喀麦隆雅温得当地医院时,朱永旺对每日前来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数量感到震惊。他向《环球时报》坦言,从未料想非洲民众会对针灸等中医疗法如此热衷。

针灸门诊每日从早8点开放至下午5点,接待超40名当地患者。但由于医院资源有限,仅设9张治疗床,许多患者需排队等候。

受气候与环境等因素影响,颈部、肩部、腰部及腿部关节疼痛,以及偏瘫和面瘫,是非洲常见病症。交通事故和脑血管事件引发的神经损伤与肢体功能障碍亦较普遍。然而,医疗基础设施与诊断工具的匮乏仍是当地人求医的主要障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针对腰腿膝疼痛的中国针灸疗法以简便、价廉、高效著称,已逐步在非洲落地生根。

朱永旺分享了一则案例:一名18岁女孩长期受面瘫困扰却无力负担治疗,在他用针灸助其短期内康复后,女孩送来几个菠萝致谢——对经济拮据的当地家庭而言,这是极为珍贵的礼物。

在其他非洲国家,多哥医疗援助队成员赵平对针灸患者开展调研,收集超160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和周围性面瘫有效率超80%,患者年龄跨度从10岁起,平均45岁。随着中医治疗需求持续攀升,加班已成为中国在非针灸医生的常态。

为何针灸如今在非洲广受欢迎?朱永旺解释道,自1975年中医大师吕景山在喀麦隆以单根银针展现疗效后,几代中国医生持续用中医验证其治疗价值。半个世纪的经验与信任积累,助力中医药影响力覆盖整个非洲大陆。

2025年4月13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塔斯尼姆·帕特尔正为腰痛患者实施针灸治疗。

中医桥梁

针灸在非洲的普及热潮,也激发当地学生与医务人员学习中医的浓厚兴趣。在朱永旺工作的非洲医院,7名非洲大学生被安排跟随他学习。

“业余时间,我还向他们传授八段锦、24式太极拳等中医保健运动。要求学生每周牢记所学穴位与经络,并在患者体表精准标记,”朱永旺表示,这种教学法有助非洲学生扎实掌握中医知识,同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是津巴布韦首家中医诊所,亦为南部非洲首座针灸中心,已成功培训当地首批针灸专家。

众多参与医疗援助的中国医生积极向本地医生及爱好者传授中医诊疗技能。他们秉持“授人以渔”理念,致力于培养非洲本土中医人才,推动中医药在非洲生根发芽,并让中华文化更广泛地传播。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