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在厕所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痔疮风险增加近50%。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的研究人员发现,成年人如厕时使用手机者,其患病风险比未使用者高出46%。这项发现发表于《PLOS One》期刊。
研究团队对125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成年人进行了如厕习惯调查。数据显示,66%的受访者承认存在如厕使用手机的习惯。与未使用者相比,手机使用者无论年龄、体重、性别或纤维摄入量如何,其痔疮发病率均高出46%。痔疮是直肠或肛门静脉肿胀引发的常见疾病,通常与排便用力过度和久坐厕所相关。
研究显示,携带手机进入厕所的受访者中,37%的如厕时间超过5分钟,而未使用者仅7%存在此类情况。尤其40至50岁的年轻成人更易养成该习惯,他们通常用手机阅读新闻、浏览社交媒体或收发信息邮件。
该研究主要作者、哈佛医学院胃肠病学家Chethan Ramprasad博士指出:"无论是阅读邮件还是玩游戏,风险主要来源于久坐时间。"即使考虑用力程度、膳食纤维摄入和运动习惯等因素后,这种风险依然存在。研究人员认为,智能手机的被动使用特性可能导致久坐时间延长,进而增加痔疮垫压力。
Ramprasad解释称,相比椅子坐姿,如厕时直肠和盆底肌群处于无支撑状态,会增加直肠静脉压力。虽然使用蹲脚凳等工具可缓解用力过度,但无法抵消长时间久坐带来的静脉压力。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400万人因痔疮就诊或急诊。
研究团队建议开展长期研究验证因果关系并探索预防策略。尽管年轻群体手机使用率和痔疮发病率均较高,但尚无法确定具体关联是否由手机使用直接导致。Ramprasad建议:"完成生理需求后应立即起身,不要将厕所变为刷屏时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