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光谱》杂志近期发表的研究显示,通过改造天然化合物获得的新型半合成化合物,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包括多药耐药菌株)方面展现出显著活性。这种名为BPD-9的化合物为开发新型高效抗结核药物提供了重要化学骨架。
结核分枝杆菌作为全球细菌性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其治疗面临双重困境:现有抗生素疗程漫长且易诱发耐药性。研究团队通过药物化学原理改造了具有抗菌特性的天然化合物白屈菜红碱,这种源自北美草本植物的化合物虽有传统医学应用记录,但因其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
改良后的BPD-9化合物在体外实验和小鼠模型中均显示出突破性效果:不仅能有效杀灭临床所有一线抗生素耐药菌株,还可针对性清除处于休眠状态及细胞内寄生的结核菌——这两个特性正是当前抗结核药物的主要短板。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化合物仅对与结核分枝杆菌同属的致病菌起效,这种选择性作用可能避免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研究通讯作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助理教授孙健博士指出:"这一新型化学实体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方面展现出独特属性,其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致命肺部感染同样具有应用潜力。BPD-9可能通过区别于现有药物的新机制杀灭病菌,这为临床转化开辟了重要路径。"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伟波团队和麦吉尔大学Marcel Behr教授、Andrée Lupien团队共同完成。研究者特别强调,这种针对特定致病菌的精准杀菌特性,或可为解决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危机提供新思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