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 Wikipedia

心脑血管 / 来源:en.wikipedia.org美国 - 英语2025-08-13 04:16:17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43字
循环系统是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的运输网络,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至全身并收集废物,包含肺循环和体循环两大分支,淋巴系统作为其重要子系统参与免疫调节,循环系统疾病涵盖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和淋巴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肺循环体循环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健康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动物体内运输血液的器官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该系统包含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构成,希腊语kardia意为心脏,拉丁语vascula意为血管),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部分来源将心血管系统与循环系统视为同义词1。

在脊椎动物中,循环系统是一个闭合系统,血液始终在血管网络中流动。而节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则具有开放循环系统,血液(血淋巴)通过体腔流动。双层动物如海绵和栉水母甚至缺乏循环系统。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收集并排出废物。运输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矿物质及血红蛋白、激素等组分,通过稳定体温和自然pH值帮助维持体内平衡。淋巴系统作为循环系统的补充系统,通过淋巴管收集毛细血管过滤出的组织液,最终回输血液[5]。淋巴循环较血液循环缓慢,且属于开放系统[7]。

结构

循环系统包含心脏、血管和血液[2]。心血管系统在所有脊椎动物中由心脏和血管构成,进一步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大回路8。肺循环通过肺动脉将静脉血输送至肺部氧合后经肺静脉返回左心;体循环则将动脉血输送至全身,最终通过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3]。人体循环系统容量约4.7-5.7升,占体重7%[9]。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协同工作以保障心脏供能[10]。

心脏

心脏通过泵血为全身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排除废物。左心室将肺静脉回流的富氧血泵入体循环,右心室将静脉血输送至肺部氧合。人类心脏包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室[10]。

肺循环

肺循环将缺氧血从右心泵至肺部氧合,经肺静脉返回左心[10]。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回流的静脉血经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完成气体交换后,氧气血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体循环

体循环通过主动脉将富氧血输送至全身,脱氧血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10]。该循环可分为宏观循环和微观循环两部分。

血管

循环系统血管包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大动脉和静脉称为主干血管[14]。

动脉

动脉壁具有弹性,维持血压[18]。主动脉接收左心室射血时的弹性回缩产生脉动性血压,其分支逐渐失去弹性而获得更多顺应性[18]。

毛细血管

动脉分叉成细动脉后形成毛细血管网,总长度达9,000-19,000公里[21]。毛细血管汇入静脉系统[20]。

静脉

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的汇流最终形成上下腔静脉,分别引流心上/下的静脉血[23]。

门静脉系统

门静脉系统是例外,如肝门静脉集合消化道毛细血管血液后,不直接回心而是二次分支至肝脏毛细血管系统[10]。

临床意义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等)、血液病(贫血)和淋巴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多为生活方式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诱因,可引发冠状动脉综合征、动脉瘤等[1]。血栓形成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脑卒中等[1]。

其他动物

节肢动物采用开放循环系统,血液(血淋巴)直接浸润器官。血淋巴主要成分为水、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主要氧载体为血蓝蛋白[28]。自由浮动的血细胞(血细胞)参与免疫功能。

头足类(章鱼、乌贼)、环节动物(蚯蚓)和所有脊椎动物均具有闭合循环系统[29]。鱼类单循环系统仅含两个心腔;两栖类三腔心,爬行类心室隔不完全;哺乳类、鸟类和鳄类演化出完全分隔的四腔心[30]。

历史发展

循环系统研究可追溯至公元前16世纪的埃伯斯纸草文稿,记载了心脏与动脉的联系。古印度医师苏什鲁塔在公元前6世纪已描述动脉为"渠道"。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学派在公元前3世纪发现了心脏瓣膜,但其功能未被理解[33]。

威廉·哈维在1628年通过实验证明静脉和动脉系统的直接连接,提出连续循环理论[39]。马尔皮基在1661年发现毛细血管系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