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生理学
心脏位置
- 位于胸腔内,介于两肺之间
- 胸骨后方,横膈膜上方
- 心尖(apex)指向左下方
心脏结构
三层结构:
- 心包膜(pericardium):纤维浆膜囊,限制过度扩张
- 心内膜(endocardium):覆盖心腔内壁
- 心肌层(myocardium):最厚的肌肉层,负责泵血
四腔室系统:
- 右心房/右心室:处理静脉血
- 左心房/左心室:处理动脉血
四大瓣膜:
- 房室瓣:二尖瓣(左)、三尖瓣(右)
- 动脉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血液循环机制
动脉系统:
- 富氧血通过动脉系统输送至全身
- 弹性动脉的缓冲作用产生可触及脉搏
静脉系统:
- 低压回流通路,依赖瓣膜防止逆流
- 血管壁含胶原纤维提供支撑
毛细血管网络:
- 单层内皮细胞实现物质交换
- 压力梯度驱动液体交换
心脏电生理学
自律性机制:
- 窦房结(SA结)为首要起搏点
- 自律细胞膜对钠/钙离子通透性产生自动除极
- 动作电位平台期持续约0.3秒
心电图波形解析:
- P波:心房去极化
- QRS复合波:心室去极化
- T波:心室复极化
血流动力学
核心参数:
- 心输出量(CO):正常成人静息状态5.6L/min(男性)
- 心指数(CI):3L/min/m²体表面积
- Frank-Starling定律:静脉回流量决定泵血效能
血流公式:
F(血流量)= ΔP(压力梯度)/ R(血管阻力)
心脏功能调节
增强机制:
- 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可提升至180-200次/分钟
- 运动性心肌肥厚:马拉松运动员心脏质量增加50-75%
抑制因素:
- 冠状动脉阻塞
- 心肌炎
- 高血压后负荷增加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