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外科医生兼转化医学研究者Jennifer Grandis博士回忆道,作为外科医生,她曾通过手术治疗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时面临疗效局限。这种位列全球第七常见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约90万例,手术往往无法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常导致失声和呼吸困难等严重后遗症。
在匹兹堡南部Bridgeville动物医院,Grandis的妹妹Joanna Rubin兽医目睹了相似困境:猫科动物的恶性口腔肿瘤因侵袭颌骨难以治疗,与犬类不同,猫的解剖结构过小无法实施手术,确诊后存活期通常仅数周。
"我的姐妹曾说'你需要帮帮我这些猫。我每月都见到一两只患可怕口腔癌的猫,它们全都死了。这里没有任何治疗方法'",Grandis在接受GEN采访时回忆道。
由Grandis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癌症细胞》杂志发表题为"靶向STAT3的环状寡核苷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鼠类模型到宠物猫口腔癌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这种新型治疗机制:通过环状STAT3诱饵(CS3D)直接作用于作为癌症核心驱动因子的STAT3转录因子。该靶点几乎参与所有癌症特征,包括转移、免疫抑制和耐药性。
超越安全性验证
在20只入组猫科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即使最高剂量(10mg/kg)下CS3D仍表现出良好安全性,仅出现轻度贫血。三分之一试验对象(7只猫)出现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应答者平均生存期达161天,显著优于常规4-8周的预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Katherine Skorupski指出,部分猫的肿瘤标志物PD-1表达升高,且两只猫肿瘤出现显著退缩——其中一只最终仅表现为轻微溃疡。
参与试验的9岁黑猫Jak在接受4周治疗后生存期延长至8个月以上,其主人Tina Thomas表示:"在这段时间里,我儿子完成了大学学业,女儿取得了硕士学位。Jak见证了我们的圣诞树,它值得所有付出。"
突破耐药瓶颈
与传统靶向上游激酶的抑制剂不同,CS3D通过竞争性阻断STAT3与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UCSF耳鼻喉科Daniel Johnson博士解释:"即使STAT3发生突变导致CS3D结合失效,这种突变本身也会破坏其与基因组启动子元件的相互作用,从而维持治疗效果。"
目前美国FDA尚未批准任何STAT3抑制剂。这种创新机制不仅可能惠及人类HNSCC患者,还可拓展应用于其他癌症相关转录因子(如Myc、c-Jun、NFκB)。研究团队正计划将CS3D与西妥昔单抗等现有疗法联用,并授权生物技术公司Bluedot Bio开发猫科专用药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