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世大学世福兰斯医院心内科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成果
延世大学世福兰斯医院心内科金正善教授、朴熙南教授、李承俊教授、柳熙泰教授、李龙俊教授及李相协教授研究团队于11月10日宣布:针对心房颤动合并支架植入患者,抗凝单药治疗较添加单种抗血小板药物的双联疗法,可显著减少出血等副作用并具有更高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同步入选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最新突破性临床试验",并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78.5)。
心房颤动是中风和全身性栓塞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患者需接受抗凝治疗预防心脏血栓形成。而接受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则需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通常支架植入后一年内需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一年后建议改为单药维持以降低出血风险。
然而当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支架植入后,即使超过一年仍需同时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这将显著增加出血风险。目前欧美心血管学会指南虽推荐支架植入一年后改用抗凝单药治疗,但相关建议基于冠心病整体患者研究,并非专门针对支架植入人群。
为此研究团队开展ADAPT AF-DES研究,专门确立心房颤动支架植入患者的最优抗血栓策略。2020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团队在韩国32家医疗机构对960名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抗凝单药组,以及添加氯吡格雷的双联疗法组,随访一年观察临床结局。
结果显示,入组一年内单药组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全身性栓塞及重大/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为9.6%,双联疗法组达17.2%,确证单药治疗安全性更高。详细数据显示:两组在死亡率、心肌梗死、支架血栓、中风等缺血事件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单药组重大出血率2.3%、轻微出血率2.9%,显著低于双联疗法组的6.1%和7.1%。
金正善教授表示:"本研究首次专为心房颤动支架植入患者设计治疗方案比较,证实抗凝单药治疗在不增加缺血风险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出血风险,将为这类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