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说脸疼、耳朵前面疼,家长要留意是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搞事”。这个关节就在耳朵前方,管着张口、咀嚼这些日常动作。据研究,大概10%-15%的青少年会有颌面功能异常的情况,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总用一边牙吃饭等习惯,都容易让这个病找上门。
为啥会得这个病?
- 压力“连累”关节:长期精神紧张会让咬肌不自觉地“使劲”,关节负担变重。
- 总用一边牙吃饭:持续用单侧牙齿嚼东西,关节磨损的概率会比正常用两边高3倍。
- 张大口太多:频繁张大口吃饭、喊得太用力,可能会让关节囊受点小伤。
孩子有这些表现要注意
- 疼得越来越厉害:一开始只有吃饭时刺痛,后来变成一直隐隐作痛,连晚上睡觉都可能疼得放射到旁边。
- 关节“出声”:张嘴、闭嘴时会有弹响、摩擦声,甚至像碎了一样的声音。
- 张嘴受限:张开嘴还不到两指宽(大概35毫米),吃个苹果都费劲。
- 连带其他地方疼:还可能觉得耳朵闷、头疼,肩颈的肌肉也酸酸的。
在家能这么护理
- 温敷缓解发紧:用40℃左右的温毛巾敷耳朵前面,每次敷15分钟,能放松肌肉。
- 吃软食减负担:选粥、面条这类软食物,别吃坚果、硬糖,让关节少受力。
- 练张闭口慢慢来:张嘴保持10秒,再闭上保持10秒,重复10次,循序渐进练关节灵活度。
- 坐直别托腮:学习时调整姿势,别总用一边手撑脸,也别低头太低。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疼了3天还没好、张嘴越来越小,或者张嘴时关节突然“卡住”动不了,得及时就诊。去的时候最好带上最近的影像学检查资料,配合医生评估关节活动度、做进一步检查。
平时怎么预防?
- 硬东西别用牙咬:吃核桃、松子这类硬壳食物,用工具砸开,别直接用牙啃。
- 耳机两边换着戴:别总用单侧耳机,避免压着一边的关节。
- 定时放松脸:定个闹钟,每隔一段时间揉一揉脸,放松面部肌肉。
- 每天练关节活动:做做张口、向两边移、往前伸的组合动作,保持关节灵活。
医生会怎么治?
确诊后要听专科医生的建议规范治疗,可能会用到这些方法:戴关节保护装置、做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学怎么调整压力的认知行为疗法,或者通过正畸调整牙齿咬合。
其实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是什么“大病”,但疼起来真影响孩子生活。家长平时多留意孩子的习惯,比如别总用一边牙吃饭、别让孩子压力太大,有问题早调整、早治疗,大部分孩子都能慢慢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