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还有乳牙?这事儿可不简单!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10 13:29:2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01字
乳牙滞留可能影响口腔健康,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拔除、保留观察或修复治疗,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乳牙滞留恒牙胚发育口腔X光牙槽骨吸收牙齿修复正畸治疗龋齿风险牙周健康拔牙适应症种植牙
24岁还有乳牙?这事儿可不简单!

成年人乳牙滞留其实挺常见,医学研究显示发生率约为7.2%。它不仅影响牙齿排列与外观,还可能导致牙列拥挤、咬合紊乱等问题,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干预。

乳牙滞留为啥会发生?

主要和三类因素有关:一是恒牙胚发育异常(比如恒牙长得晚、没长出来);二是乳牙牙根吸收障碍(牙根没正常“变短”,没法自然脱落);三是颌骨发育不足——现在饮食越来越精细,颌骨缺少足够咀嚼刺激,发育空间不够,乳牙换恒牙时容易“卡住”。另外,遗传也会影响牙根吸收速度,有些人天生就容易出现乳牙滞留。

怎么检查和评估?

  1. 拍牙片看内部情况
    通过口腔全景片或局部小牙片,能清楚看到恒牙胚的发育状态,重点看乳牙牙根吸收了多少、牙槽骨高度够不够。如果片子显示恒牙胚已经长好但没萌出,得结合临床情况判断要不要干预。
  2. 检查牙周与邻牙状态
    医生会摸一摸滞留乳牙松不松,看看牙龈有没有发炎、旁边的牙有没有歪。要是乳牙牙根吸收超过2/3,很可能会病理性松动,得优先处理。
  3. 评估咬合功能
    通过模型测量或动态咬合记录,判断乳牙滞留会不会影响咀嚼效率、伤没伤颌关节。有些复杂情况还需要正畸科医生一起会诊。

治疗方案怎么选?

根据检查结果定个性化方案:

  • 需要拔牙的情况:如果恒牙胚发育正常但被滞留乳牙挡住、乳牙牙根吸收太多、邻牙已经移位,得及时拔掉滞留乳牙;
  • 可以保留观察的情况:要是乳牙牙根稳定、没继发蛀牙,能正常发挥功能,可以定期监测;
  • 缺牙后的修复:如果恒牙缺失,得结合骨龄选活动义齿、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

日常怎么维护?

  1. 调整饮食习惯
    别用滞留乳牙咬坚果、冰块这类硬东西,吃东西尽量切小再入口,减少牙齿负荷;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比如橙子、猕猴桃),帮牙龈保持健康。
  2. 强化口腔清洁
    用牙缝刷配合冲牙器,重点清理乳牙和恒牙交界的缝隙;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坚持用牙线;定期做专业洁牙,降低牙周炎风险。
  3. 注意异常信号
    如果出现牙齿冷热敏感、牙龈肿胀、松动加剧,要在72小时内就诊;每6个月做一次牙科检查,必要时拍局部牙片监测牙根变化。

不处理会有啥麻烦?

滞留乳牙可能引发邻牙蛀牙、牙槽骨吸收加速等问题。研究显示,未及时处理的滞留乳牙,5年留存率仅58%。早干预不仅能降低后续正畸治疗的难度,还能改善面部发育的对称性。

总的来说,成年人乳牙滞留不是“小事”,早检查、早调整能避免很多后续问题。平时做好口腔清洁、定期看牙医,才能让牙齿保持健康状态。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