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王先生心梗看:急性心梗辨别、急救和预防建议!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蓝季动2025-11-13 09:2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55字
急性心梗症状包括胸闷、剧痛、冷汗和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正确急救步骤是停止活动、静卧并拨打120。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饮酒、饮食健康、情绪管理等。
急性心梗心肌梗死胸闷剧痛冷汗呼吸困难急救拨打120控制饮酒饮食健康情绪管理高血压高血脂生活方式干预预防措施
从南京王先生心梗看:急性心梗辨别、急救和预防建议!

近日,南京39岁的王先生聚餐时喝了近半斤白酒,突然胸闷、恶心呕吐,胸口剧痛还放射到后背,出了大量冷汗。朋友要送他就医,他却觉得自己身体好,拒绝前往。回家半小时后,症状加重还呼吸困难,妻子想起科普知识,立刻拨打120。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后,他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手术才脱离危险。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大家对急性心梗的关注。

急性心梗症状易混淆?教你火眼金睛辨真假!

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和普通心绞痛、胃病有很大区别。它是压榨性、刀割样或类似被重物压迫的感觉,持续超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也不管用。王先生就出现了后背放射痛、冷汗和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很多人会把心梗症状误判,比如过量饮酒后恶心、胸闷,容易以为是酒精刺激,可要是有持续剧痛、冷汗和放射痛,就得警惕是心梗。疼痛放射到牙齿、颈部或肩部时,又容易被当成胃炎、胆结石等胃肠道疾病,这时要结合大汗、气促等伴随症状综合判断。还有些年轻健康的人会有侥幸心理,像王先生自认为身体好就拒绝就医,却忽略了高血压、高血脂等隐性风险。南京市心血管专家指出,约30%的心梗患者因症状误判延误救治,发病后2小时内开通血管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急性心梗急救有门道,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遇到急性心梗,正确的处置步骤很重要。首先要立即停止活动,让患者静卧,不然走动会加重心脏负担,王先生拒绝就医就导致病情恶化。血压正常者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同时拨打120启动急救通道,千万别自行驾车或拖延。在这个过程中,家属的作用很关键,王先生妻子通过科普知识快速识别症状并果断行动,才让他成功获救。但很多人在急救时会犯错,比如因为症状短暂缓解就忽视持续风险,或者害怕手术而拒绝治疗。还有盲目按摩、热敷或服用止痛药,这些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加剧心肌损伤。

远离急性心梗,这些预防策略要牢记!

想要预防急性心梗,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男性每天酒精摄入不要超过25克,也就是约1两白酒,聚餐时别空腹喝酒,也别短时间大量饮用。饮食上要减少高脂、高盐食物,多吃膳食纤维,避免暴饮暴食让血压骤升。情绪和压力管理也不能忽视,要避免争吵、过度兴奋等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冥想、运动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基础疾病的人更要管控好病情,高血压患者要每天监测血压,规律吃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要小于7mmol/L,还要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高血脂人群要通过饮食和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mmol/L以下。40岁以上人群或者有家族史的人,每年要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检查。要是出现间歇性胸痛、体力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做运动负荷试验或冠脉CTA排查隐匿病变。

王先生的经历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急性心梗症状,掌握急救方法,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