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湖南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决赛前体检中,15名选手虽全部通过基础健康评估,但有5名选手被检测出血钾超标。赛事主办方联合张家界学院附属医院设立临时医疗点,对选手进行多项指标筛查。超标选手将在3天后复查,未恢复正常或面临强制退赛。
荒野求生赛为何易引发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指血钾浓度超过5.5 mmol/L,可能由钾摄入过量、排泄障碍或细胞内钾转移异常引起。在本次赛事中,选手每日热量摄入不足1500大卡,蛋白质与矿物质来源不稳定,且长期处于低温、高海拔环境,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钾离子更易滞留。赛事环境特殊,饮食依赖野生植物和小型猎物,部分植物含高钾成分,像100g竹笋含钾300 - 400mg;持续剧烈运动让肌肉分解,释放细胞内钾进入血液;山泉水矿物质超标,部分地区含钾量达3 - 5 mg/L,进一步推高血钾水平。参赛选手平均每日钾摄入量达推荐量的1.8倍,且70%未补充钠盐维持离子平衡;体检显示超标选手血钾浓度集中在5.6 - 6.1 mmol/L区间,接近危急值。
高钾血症会带来哪些健康危机?
高钾血症危害极大。2024年《急诊医学》研究显示,血钾每升高1 mmol/L,心律失常风险增加37%,可能出现室颤或心脏停搏;神经肌肉系统会出现手足麻木、四肢无力、呼吸肌麻痹等典型症状,低温环境还会加剧神经传导阻滞;长期钾排泄障碍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本次体检中2名选手已出现微量蛋白尿。在极端环境下,选手负重行走、攀岩时肌肉持续收缩,加速细胞内钾外流;低温使血管收缩,肾脏血流量减少,抑制钾排泄;脱水状态使血容量降低,血钾浓度相对升高10% - 15%。5名超标选手中有3人主诉近期出现间歇性心悸,与体检报告中的T波高尖心电图特征吻合;其中1名选手因误食野生含钾植物,急性血钾升高至6.3 mmol/L,经紧急输注葡萄糖酸钙后稳定。
如何预防和干预高钾血症?
选手可进行自我管理。饮食上,避免高钾食物,如蘑菇、坚果、深色蔬菜,优先选择低钾植物,如南瓜、胡萝卜,每日钾摄入量控制在2000 - 2500mg以内,通过钠钾比监测(推荐比例1.5:1)维持平衡。体液管理方面,每小时补充含钠电解质溶液,如ORS口服补液盐,每升含钠20mmol/L、钾5mmol/L,采用“少量多次”饮水法,防止稀释性低钠血症诱发假性高钾血症。医疗团队也有干预措施,血钾>6.0 mmol/L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使用胰岛素 + 葡萄糖方案(5单位胰岛素 + 50g葡萄糖)促进钾离子转入细胞,高流量吸氧配合利尿剂(呋塞米20mg)加速钾排泄。同时,部署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实现3分钟内电解质检测,建立选手个性化电解质数据库,动态调整补给方案。赛事方要求选手每日提交饮食记录及晨尿样本,监测钾离子排泄量;设置医疗直升机应急通道,确保危急病例20分钟内转运至医院;赛前增加肾功能基线检测,排除潜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参赛风险。
本次赛事血钾超标事件警示我们,极限运动需重视电解质管理,选手和赛事方都应采取措施保障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