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最新综述,一种广泛使用且价格低廉的痛风药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该研究发表在《考科蓝系统评价数据库》。
该综述审查了低剂量秋水仙碱(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的效果,发现严重副作用未增加。心血管疾病通常由慢性低度炎症驱动,这种炎症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反复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秋水仙碱具有抗炎特性,使其成为心脏病患者的有前景选择。
心血管风险的显著效果
该综述纳入了12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近23,000名有心脏病、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的患者。这些研究观察了服用秋水仙碱至少六个月的患者,剂量为每日0.5毫克一次或两次。大多数参与者为男性(约80%),平均年龄在57至74岁之间。一半患者接受秋水仙碱治疗,另一半则接受安慰剂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进行额外治疗。
总体而言,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的患者发生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较低。每100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心脏病发作减少9例,中风减少8例,相比未服用该药物的患者。虽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增加,但服用秋水仙碱的患者更可能出现胃部或消化系统副作用,不过这些副作用通常较轻且持续时间短。
“在2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我们通常预计会发生约7例心脏病发作和4例中风——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可预防其中约2例,”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医学部的联合首席作者拉明·埃布拉希米博士表示。“此类减少对那些面临持续终身心血管风险的患者来说能产生切实影响。”
一种久经考验药物的新用途
由于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死因,秋水仙碱为高风险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经济且易获取的选择。
“这些结果来自公共资金资助的试验,将一种非常古老且低成本的药物用于全新用途,”瑞士伯尔尼大学的高级作者拉尔斯·亨肯斯表示。“这展示了学术研究的力量,能够揭示传统药物开发常忽视的治疗机会。”
关于秋水仙碱是否影响总体死亡率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等手术需求,证据尚不明确。研究未提供任何信息表明该药物是否能改善生活质量或减少住院时间。作者强调,在这些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