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儿童或青少年突发心脏骤停较为罕见——美国每年约发生20,000例——但院外发生时的存活率估计不足20%。显著改善这一严峻状况正是2025年《心肺复苏和儿科患者紧急心血管护理指南》的目标,该指南发表在《循环》杂志上。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雅各布斯医学院和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儿科系主任兼A. Conger Goodyear教授、2025年指南的合著者Benny Joyner博士表示:"这些基础生命支持指南是面向公众以及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指南,适用于没有高级设备的情况。"
这些国际指南由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上个月在鹿特丹联合发布,为除新生儿外的儿科患者提供心肺复苏(CPR)和紧急心血管护理期间如何提供最佳基础生命支持的信息。
Joyner和Raymond在AAP/AHA关于该指南的播客中担任主讲嘉宾。
该指南基于过去三年发布的新证据,由包括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呼吸治疗、护理、儿科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写作小组进行评审。
指南中包含了针对突发心脏骤停或呼吸事件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复苏的最佳方法的具体指导。担任UBMD儿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R·奥谢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兼Kaleida Health儿科服务主管的Joyner表示:"我们越来越了解提供这种护理的最佳方式。"
"你需要进行多少次胸外按压?如何操作下巴以打开气道?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将电极片放在儿童身上的最佳位置是哪里?"
"不仅仅是小号成人"
Joyner解释了处理儿科患者突发心脏骤停事件的挑战。他表示:"这些指南是根据儿童的解剖结构量身定制的。"
"他们不仅仅是小号成人。他们的气道解剖结构不同,心率和氧气需求也随年龄而异。从生理学角度看,他们的功能储备较小,代谢率更高,氧气消耗量更大,因此更容易受到伤害。"
他指出,儿童的心脏骤停与成人相比是非常不同的现象。Joyner表示,成人的心脏骤停事件通常是突发的且源于心脏问题,但在儿童中,心脏骤停通常是呼吸衰竭或休克导致血液缺氧(即低氧血症)的结果,这进而导致心动过缓(心跳异常缓慢),如果不治疗,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Joyner表示:"在儿童中,突发心脏骤停的起源更可能始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我们称之为呼吸窘迫或呼吸停止的事件。如果我们能及早识别这些事件并进行干预,就可以防止这些事件导致心脏骤停,从而改善预后。"
另一个复杂因素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生命支持涉及许多变量。Joyner指出,复苏一个6磅重的婴儿与复苏一个400磅重的成人有着天壤之别。儿科人群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变异性。
Joyner表示:"你不会用双手掌根来复苏婴儿,但何时过渡到使用双手?这些指南会告诉你。"
从手指到拇指
2025年指南的一项重要变化是,证据表明使用双拇指环绕胸部来复苏婴儿或单手掌根法更为有效。先前的指南曾建议可以使用双指法。
Joyner表示:"传统上,我们使用双指法,但已证明这种技术往往无法达到所需的深度。用手指操作也很困难,因为当按压胸骨时,指尖的力量不大。单手掌根法能提供更大的力量。"
由于大多数儿科心脏骤停事件源于呼吸问题,指南强调,如果进行复苏的人员愿意且能够操作,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应优先考虑救援呼吸。
指南涵盖的其他主题包括针对婴儿和儿童严重异物气道阻塞的治疗新建议,以及如何使用带有儿科衰减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该衰减器可为55磅以下的儿童提供减小的电击。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