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由世界心脏联盟(WHF)设立,旨在提高对心脏病的认识。心脏病是一种致命疾病,在韩国被认为是继癌症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在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各种心脏病中,心律失常患者的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
据韩国健康保险审查评估院统计,韩国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在五年内增长了25%,从2018年的378,822人增至2022年的463,538人。尤其是青少年和30多岁年轻患者的占比上升了约30%,在所有年龄段中增幅最高。
仁川心臣综合医院循环内科主任金民锡解释道:“心律失常是指心跳节律异常,其中有些类型并不危险,但也存在危险的心律失常。”“年轻人往往将心悸、头晕等症状归因于简单的疲劳或压力,但室性心动过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猝死,且毫无预警。”
◇ 导致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年轻人“压力与睡眠不足”风险高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跳节律异常的疾病,超出正常心率每分钟60至100次的范围。它分为心动过速(脉搏加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心动过缓(脉搏减慢至每分钟60次以下)以及节律不规则的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性疾病、心肌梗死、瓣膜病等心脏疾病、自主神经系统异常以及药物。当传递电信号至心脏的心肌细胞受损时,心律失常风险增加。近期年轻患者增多,估计与压力大、睡眠不足、咖啡因过量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慢性压力通过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影响心率,打破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此外,咖啡和能量饮料中高含量的咖啡因可直接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异常。
怀疑心律失常的典型症状是心悸。还可能出现脉搏不规则或加快、胸痛、胸部不适、头晕、呼吸急促和晕厥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间歇性地出现和消失,且无明显自觉症状,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或猝死。
◇ 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致命性心脏骤停……中风风险高五倍
可导致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可能在无症状情况下引发突发性中风。心房颤动会导致血液无法从心房正常排出,从而形成血栓。当血栓流至大脑时,会引起中风,且由心房颤动引发的中风比普通中风更致命,可能出现四肢瘫痪等严重神经后遗症。
据韩国中风协会称,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约五倍。
若心律失常影响心脏结构或功能,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尤其对于老年人或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风险翻倍。此外,心室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年轻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时,大多由此类恶性心律失常导致。专家警告,心脏病发作有时无先兆症状,但许多案例会表现出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的迹象。因此,若反复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和头晕等症状,必须寻求专科医生的诊断。
若怀疑心律失常,首先应进行心电图检查。该检查通过在身体上贴附电极来检测心脏电活动。若症状短暂且间歇性出现,需进行24小时以上的心电监测以记录心律。此外,还会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排查心脏结构异常。对于中风高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准确诊断对确定患者未来的治疗方向至关重要。
仁川心臣综合医院循环内科主任金民锡强调:“心律失常初期症状模糊且不规则,容易被忽视,但若能及早发现,可通过药物或手术充分管理。”“若家族有心脏病或猝死史,即使在年轻时也应定期检查血管健康和心脏状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