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病史对心脏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了解这一信息是预防心脏病的关键。山谷医疗中心心脏科主任丹尼尔·斯纳夫利博士在本周一健康提示环节中指出:"在心脏病五大主要风险因素中,家族病史是唯一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基因,因此关键在于确认是否存在早发性心脏病家族史——即亲属在50多岁时患病的情况。"
斯纳夫利博士表示,若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近亲曾被诊断为早发性心脏病,需特别警惕。家族病史不仅影响冠状动脉疾病,还涉及颈动脉疾病和腹主动脉瘤。这类人群尤其需要重视心脏和血管筛查。
他建议家庭成员坦诚交流医疗史:"需具体了解逝者死因——是否确为心脏病发作?是否在年轻时接受过支架或搭桥手术?做过哪些检测?"对于无法获取家族病史者,基因检测可能提供部分答案,但他强调这并非人人必需。
若家族病史显示风险升高,斯纳夫利博士着重指出应聚焦可控因素:戒烟、管理血压/胆固醇/血糖水平,以及保持活跃生活方式——建议每周至少五天进行30分钟快节奏有氧运动。"简单来说,每周多数日子进行30分钟快走即达最低标准,"他解释道。
饮食同样至关重要。斯纳夫利博士建议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避免过量饮酒、吸烟及不健康脂肪。筛查检测亦属关键步骤:"心电图、胆固醇、基础实验室检测和血糖等基础筛查应人人具备,"他补充道,"家族病史突出者可能需更详细的胆固醇分项检测。"
药物干预在高血压等特定情况下必不可少。关于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斯纳夫利博士指出近年指南已更新,目前建议主要适用于55至65岁特定人群。
"尽管基因无法改变,"他总结道,"但生活方式选择和主动医疗护理能切实改善健康结局。"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