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肠道在英语常用表达中占据着突出位置。当我们面临棘手决策时,常被建议"相信直觉";血腥暴力的影视作品可能让某些人"胃部不适";焦虑或压力状态下,你甚至会形容自己"胃部纠结成团"。这些比喻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理学真相。尽管我们可能认为肠道仅承担单一且"不雅"的功能,实际上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健康的肠道运作能调节我们的情绪及整体感受,有序的肠道状态可使免疫系统保持最佳状态。简言之:愉悦的肠道对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连接着我们身体众多系统:情绪、认知健康以及免疫系统,"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注册营养师兼发言人莫妮克·理查德表示。
胃肠道——更常被称为消化道——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包括肛门)组成,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部分(肝脏、胆囊和胰腺虽属消化系统,但独立于消化道之外)。食物与饮品经消化道传输,逐渐分解为蛋白质和脂肪等各类营养素。
你或许听说过"肠道微生物组"这一概念,它特指有益肠道菌群。肠道内存在数万亿株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主要菌种,它们不可或缺——否则我们的身体如何分解摄入物?
"微生物组如同交通枢纽,"理查德解释道,"它协助营养吸收、消化及废物排出。"
有益肠道菌群代谢多种维生素与微量营养素,这正是肠道与其他身体系统产生交集的关键。消化道内发生的代谢过程会产生短链脂肪酸,助力整体认知健康;炎症抑制因子、细胞因子及其他免疫防御机制均以肠道为核心,而有益菌群在抑制全身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肠道完整性,就是保护免疫反应,"理查德强调。
此外,我们还能通过间接方式呵护肠道健康:放慢进食速度并充分咀嚼这一简单举措至关重要。若食物被适当咀嚼,将更易被吸收消化;理查德指出,进食时放慢节奏还能减少胃酸反流至食道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肠道如同中枢神经系统的中继站。消化道内密布近亿个神经细胞,这个"肠神经系统"与大脑直接沟通,显著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有益菌群产生的血清素等神经递质,能有效调节情绪。
当然,肠道健康取决于我们摄入的食物。波士顿西蒙斯大学营养学教授芮思·冯表示:"我们需要有益菌群,它们同样需要'食物'来茁壮成长。当食用全谷物及最少加工的水果蔬菜时,肠道有益菌群才能繁荣发展。"
大米、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种子——本质上,凡自然生长的食物皆有益肠道健康。这是因为人体无法完全分解富含纤维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它们得以完整通过消化道抵达肠道微生物组,成为有益菌群的食物来源。这类滋养肠道菌群的物质被称为益生元(prebiotics),切勿与超市货架上补充剂形式的益生菌(probiotics)混淆。外源性益生菌虽能向肠道输送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具有一定价值,但若饮食得当则无需额外补充。"正如饮食讲究多样性,微生物组同样如此,"理查德总结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