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维拉治疗公司公布支持米普利法®治疗尼曼匹克病C型的基础作用的积极新数据
Zevra Therapeutics Presents Positive New Data Supporting Foundational Role of MIPLYFFA® (arimoclomol) for the Treatment of 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CIEM) | Taiwan News | Sep. 4, 2025 19:30
美国英语人类健康
2025-09-05 00:36:34阅读时长2分钟666字
齐维拉治疗公司(纳斯达克代码:ZVRA)在国际先天性代谢错误大会(ICIEM)上发布多项关于米普利法®(arimoclomol)治疗尼曼匹克病C型(NPC)的积极新数据。公司首席医学官Adrian Quartel博士指出,这些数据基于目前NPC领域最庞大的临床研究体系,特别展示了对2岁以下幼儿的治疗效果及安慰剂转用药患者的有效性。
核心数据亮点
- 机制研究(BP-19):证实米普利法通过激活TFEB/TFE3转录因子,增强NPC1蛋白表达与加工,多途径干预疾病根本病因。
- 疗效研究(P-264):与服药依鲁司他的患者中,从安慰剂转用米普利法的患者年疾病进展显著下降。
- 儿科研究(P-261):对6-24月龄幼儿治疗长达36个月的数据显示良好耐受性,无新增安全性信号。
- 真实世界研究(P-76):美国扩展用药计划长期结果验证了与III期临床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
米普利法®简介
该药于2024年9月获FDA批准,通过激活CLEAR基因网络治疗NPC。其作用机制包括上调TFEB/TFE3介导的溶酶体调控通路,减少未酯化胆固醇在溶酶体的堆积。III期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1年内通过NPC临床严重程度量表测量的疾病进展完全停止。目前全球已有超270名患者接受治疗,涵盖从2岁儿童到成人患者群体。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在审评其上市许可申请。
重要安全信息
- 超敏反应:6%受试者出现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需停药处理。
- 胚胎毒性:动物研究显示对胎儿有害,建议育龄女性避孕。
- 肌酐变化:治疗初期可能出现10-20%肌酐升高,但不影响肾小球功能。
- 常见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25%)、腹泻(18%)、体重下降(15%)。
- 药物相互作用:作为OCT2抑制剂,需监控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