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岛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新小鼠实验表明,对于已具有阿尔茨海默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摄入微塑料可能触发认知能力下降。
研究团队旨在探究微塑料如何与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大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涉及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
实验采用两组小鼠:一组携带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载脂蛋白E4(APOE4)基因变体,另一组携带不影响风险的载脂蛋白E3(APOE3)基因变体。每组中部分小鼠饮用水添加微塑料,其余作为对照组。
神经科学家Jaime Ross表示:"我们正在研究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可调节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维生素补充剂,尤其是微塑料等环境毒素。如果你携带APOE4基因且大量摄入微塑料,是否会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发展?"
通过认知能力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携带APOE4基因并摄入微塑料的小鼠开始显现认知衰退迹象。而携带APOE3基因的小鼠,以及未接触微塑料的APOE4基因小鼠均表现正常,表明基因风险与微塑料的共同作用驱动了动物行为变化。
研究引人注目的是观察到受影响小鼠存在性别差异:摄入微塑料的雄性APOE4小鼠表现为冷漠行为,而雌性APOE4小鼠则出现记忆障碍。这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高度吻合——男性患者常显冷漠症状,女性患者则多出现记忆问题,因此微塑料关联性值得深入探究。
Ross指出:"当你让携带人类阿尔茨海默病最大已知风险因素的动物接触微纳米塑料时,它们的行为会以性别依赖方式改变,这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性别差异特征相似。"
研究还发现,微塑料暴露的APOE4小鼠部分炎症迹象符合阿尔茨海默病预期特征。尽管小鼠未实际患病,但已呈现相关病理变化。
虽然单个APOE4基因会显著提高人类患病风险,但并非必然致病——许多携带该基因者并未发病,这表明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当前研究显示塑料污染可能成为关键诱因之一。已知微塑料可能进入大脑,但其具体危害程度尚不明确。
如同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普遍挑战,区分疾病导致的脑部改变与初始致病因素十分困难。尽管本研究仅涉及小鼠,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样变化在短期内即已显现。
Ross强调:"小鼠实验结果与现实世界观察高度一致,我们呼吁加强对微纳米塑料污染的深入研究。"
该研究已发表于《环境研究通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