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岛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微塑料可能通过体内迁移进入大脑,对携带阿尔茨海默病易感基因的人群构成潜在威胁。这项发表于《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纳米/微塑料环境可能诱发类似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状态。
研究团队使用64只携带APOE3(中性风险基因)或APOE4(高风险基因)的转基因实验鼠进行实验。通过让实验组饮用含高浓度微塑料的水模拟人类终生暴露场景后,研究人员发现:
- 实验鼠大脑组织中检出显著微塑料沉积
- APOE4基因雄鼠在开放场域测试中表现出异常中心停留行为
- APOE4基因雌鼠在新物体识别测试中显示认知记忆障碍
- APOE3基因组未出现明显行为异常
论文作者Jaime Ross教授强调:"携带APOE4基因并不等于必然患病,但环境暴露可能显著增加风险。"研究同时指出当前实验采用的工业合成微塑料与日常暴露源存在差异,但为理解塑料污染的神经毒性提供了重要方向。
同期研究显示,微塑料还可能引发肝脏损伤、破坏血脑屏障完整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暴露风险:
- 淘汰不粘锅、塑料案板等厨房用品
- 使用天然材质清洁工具替代海绵
- 每日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及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
该研究为全球逾7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环境致病新视角。据美国疾控中心预测,至2060年患病人数或将翻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