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指南:症状、病因与治疗What I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GoodRx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goodrx.com美国 - 英语2025-09-04 21:40:04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05字
本文系统介绍了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定义、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重点涵盖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典型与非典型症状(如心绞痛与呼吸困难)、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手段,以及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生活方式干预和心脏康复方案。同时解析了CAD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预防措施(如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并解答了关于疾病可治愈性、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常见问题。
冠状动脉疾病健康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症状诊断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疾病管理预防策略
冠状动脉疾病指南:症状、病因与治疗

什么是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通过影响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引发病变。据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美国20岁以上成人患者超2,000万(占人口7%),任何人群均可能患病。

该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肪和胆固醇组成的斑块在动脉壁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当血栓完全阻断血流时,心肌因缺氧受损,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

主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动脉内膜损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炎症反应及吸烟等均为重要诱因。其他高危因素包括:

  • 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血症、肥胖、胰岛素抵抗
  • 生活方式:久坐、酗酒、饱和脂肪与加工食品为主的饮食
  • 遗传因素:家族史、男性、非裔/西班牙裔/白人种族背景

临床表现

早期CAD常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为心绞痛(Angina),特征包括:

  • 胸骨后压迫感、沉重感或紧缩感
  • 疼痛放射至左臂、肩颈、下颌或背部
  • 诱发因素:运动、寒冷暴露、情绪波动
  • 持续时间<5分钟,去除诱因后缓解

非典型症状多见于女性及糖尿病患者,包括呼吸困难、消化不良、恶心、冷汗、眩晕和疲劳。约30% CAD相关死亡与吸烟或二手烟暴露直接相关。

诊断方法

症状发作时需急诊排查,主要手段包括:

  1. 无创检查
  •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 应激试验、心电图
  1. 有创检查:冠状动脉造影

药物治疗

核心方案包括:

  •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
  • 降脂药物:他汀类(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 降压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赖诺普利)
  • 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地尔硫䓬)
  • 扩血管药物:长效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短效硝酸甘油

综合治疗方案

  1. 生活方式干预
  • 地中海饮食(高纤维、低饱和脂肪)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 戒烟限酒、体重管理、压力调节
  1. 心脏康复计划:定制化运动训练与用药指导
  2. 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植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疾病管理问答

Q:CAD能否治愈?

A:尚无法根治,但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确诊后需坚持用药、调整生活方式以延缓进展。

Q:CAD患者生存期如何?

A:取决于病情严重度、治疗依从性和合并症。早期干预下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Q:CAD与哪些疾病相关?

A:常合并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并可能引发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及肾动脉狭窄。

Q:阿司匹林能否清除动脉斑块?

A: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可能减少斑块炎症但无法直接清除斑块。

Q:如何评估心脏健康?

A:无症状者不常规推荐筛查,高危人群(如吸烟史、家族史)应定期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必要时咨询心脏专科医生。

预防策略

  • 戒烟(直接降低30%死亡风险)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控制体重(BMI<25)、限制钠盐摄入
  • 定期监测血压(<140/90 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00 mg/dL)及空腹血糖(<6.1 mmol/L)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