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物组合可识别常见认知障碍疾病

Combination of biomarkers can identify common cognitive disease

瑞典英语健康和医学
新闻源:unknown
2025-08-07 21:56:55阅读时长2分钟595字
皮下小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生物标志物组合健康早诊早治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精准诊疗

近年来,皮下小血管疾病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认知障碍类型。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通过脊髓液和血液中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组合检测,可实现对该疾病的精准识别,这项突破为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开辟了新方向。

哥德堡大学神经生物学副教授Petronella Kettunen领导的团队发现:"过去我们缺乏针对皮下小血管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现在通过测量脊髓液中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片段β水平及血液-脑脊液屏障损伤指标,能有效区分该病与其他认知障碍。"

研究团队对170名受试者(包括健康对照组)的生物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皮下小血管疾病患者的脊髓液APP片段β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其血液-脑脊液屏障损伤标志物(白蛋白比值)明显升高。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的联合使用,可将皮下小血管疾病的识别准确度提升至90%以上。

这种双重检测体系具有双重临床价值:

  1. 能帮助患者及早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2. 可优化新药临床试验的受试者筛选,确保试验组的疾病同质性

值得注意的是,皮下小血管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性格改变和思维迟缓,而非早期记忆丧失。这类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病史,在脑白质区域出现微小梗死灶。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阿尔茨海默协会期刊《阿尔茨海默症与痴呆:诊断、评估与疾病监测》,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工具。研究团队建议将这套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案纳入常规认知评估体系,以实现疾病的早诊早治。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