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携带SORL1基因突变的脑细胞会生成更少且功能异常的外泌体——这种微型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起关键作用。这项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期刊的研究由丹麦奥胡斯大学团队完成。
SORL1基因突变损害细胞通讯
该研究重点观察了SORL1基因突变对外泌体释放和功能的影响。作为阿尔茨海默症四类主要致病基因之一,SORL1编码的SORLA蛋白负责细胞内蛋白质定位运输。实验显示当该蛋白存在缺陷时,脑细胞的外泌体生成能力显著下降。
"我们发现突变细胞的外泌体生成量减少30%,且这些外泌体刺激周围细胞生长和成熟的能力下降达50%",研究作者奥胡斯大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安·朱尔-马德森表示。
神经系统"信使"功能受损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传递蛋白质、脂质和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神经通讯、免疫调节和废物清除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团队证实,携带阿尔茨海默症易感基因的细胞不仅外泌体产量降低,其生物活性也显著减弱。
"我们现在确定,大脑免疫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对维持脑部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导致外泌体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阿尔茨海默症发病风险",马德森强调。
治疗新方向
虽然目前研究基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模型,但该发现为靶向调控外泌体生成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人员建议可通过激活SORLA蛋白功能或作用于其他已知受体来增强外泌体生成。
丹麦约有55,000人受阿尔茨海默症困扰,现有疗法仅能有限缓解症状。这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外泌体生物学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展的新关联,为未来开发疾病修饰治疗带来希望。
【全文结束】